本报聊城7月24日讯(记者 李怀磊 通讯员 朱晓睿) “送达难”是近年来困扰人民法院工作的一大难题。此前,聊城市东昌府区人民法院虽然通过邮政送达法律文书分流了一部分的送达任务,但由于当事人地址信息提供不准确、个别送达人员责任心缺失、一部分收件人存在认识偏差等原因,仍出现一些案件的法律文书不能及时有效送达的现象。
为提高邮寄送达的质量和效率,东昌府区人民法院联合当地邮政公司,采取签订服务合同、建立微信工作群、加强业务培训三项举措,着力破解“送达难”问题,一是签订法院专递服务合同。7月2日上午,该院与邮政物流公司签订了《法院法律文书邮政特快专递服务合同书》。双方就进一步细化投递范围、邮件交接、投递要求、时限标准、违约责任等内容达成一致。
二是建立法院专递微信工作群。该院各业务庭室负责送达工作的干警与邮政物流公司分布全市的邮政投递员,共同组建了“法院特快专递投递”微信工作群,以此进一步加强双方的沟通联系,切实提高投递率及投递的质量。
三是加强送达人员业务培训。7月12日上午,该院举办了法律文书送达专递业务培训会,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以法院专递方式邮寄送达民事诉讼文书的若干规定》、《法院法律文书邮政投递操作手册》及相关法律术语进行了详细的讲解,30余名法院干警、20余名邮政投递员参加了培训。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
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