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见到家人,老人热泪盈眶 |
被救老人是乳山的,疑在赶集时走失,儿女已苦寻多日 | |
- 2013年10月26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
|
|
本报10月25日讯(记者 蒋慧晨 通讯员 于波) 本报24日、25日连续报道了一位瘦成皮包骨的老人,半夜被民警救起送到救助站,继而被送往烟台山医院接受治疗的消息。25日中午,老人的侄女来到烟台山医院南院确认了老人的身份,下午,老人的女儿和儿子也从威海乳山的家中赶来。见到家人后,老人激动得热泪盈眶。 24日晚上8点多,一位市民致电本报热线,称本报报道的老人看起来像自家的一位亲戚,得知老人所在的病房后,这名市民立即前往医院。“当面仔细看了病床上的老人,才发现他不是我家亲戚。”这名市民说。 就在记者和救助站的工作人员为线索中断而发愁时,25日上午,另一个消息从医院传来:一位中年女子来到了医院,确认病床上的老人正是她十多天前走失的叔叔。 “老人的侄女来到医院见到病床上的老人后,眼睛马上就湿润了。老人见到这名女子,也张着嘴‘呜呜’地想要说话,还不停流泪。”烟台市救助管理站为老人请来的24小时护理员孙美花说,看到老人找到了家人,终于有了依靠,她也打心里高兴。 老人的侄女告诉记者,她看了本报的报道后,觉得上面的照片很像自己的叔叔,但叔叔之前并没有瘫痪在床,可再看报纸上描述老人的左侧鼻翼处有损伤时,她几乎就能确定病床上的老人是她的叔叔。随后,她马上打电话给住在威海乳山的老人的儿子。接到电话后,老人的儿子曲学平和继女张翠花赶紧从乳山赶往烟台。 下午4点左右,曲学平和张翠花赶到烟台山医院南院。来到老人的病床前,张翠花立刻扑在老人的病床上,接着泣不成声。 张翠花告诉记者,她的父亲叫曲忠顺,今年76岁,是威海乳山崖子镇人,走失前身体还算硬朗。张翠花说,10月14日,父亲到镇上赶大集后,就再也没有回家,家人也一直在寻找老人。 让张翠花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再见父亲时,父亲已经躺在了病床上,半身瘫痪,连话也不能说了。“爸,您这是怎么了?你跟我说说话呀。”张翠花一边哭一边与老人说话。老人见到家人都来到了病床前,也不停流泪,张着嘴想说话,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记者了解到,老人平日里和儿子曲学平住在一个大院里,年过七旬的老人平时自己种地,还经常到集上卖菜。家人表示,老人应该是在十多天前赶镇上的大集时坐错了车,误来到了烟台。 苦寻父亲 曾在电视台 播发寻人启事 老人的儿子曲学平说,父亲14号走失当天正是镇上赶大集的日子,一大早父亲就带着自家种的菜,背着一个随身携带的背包去赶集了。因为父亲经常到集上卖菜,他也并未担心,随后就去上班了。 到了下午,曲学平放心不下家中的父亲,打电话询问邻居父亲是否平安到家,邻居的回答让曲学平出了一身冷汗:家里一直锁着大门,他的父亲也一直没有回来。 随后,曲学平立即通知了姐姐张翠花,两人找了所有父亲可能去的地方都没找到。父亲走失的第二天,姐弟俩联系了乳山当地的电视台,播发了寻人启事,还印了有父亲照片的传单,发放了200多份,但一直都没有父亲的消息。 本报记者 蒋慧晨 后续治疗 打算把父亲接回乳山医治 张翠花说,老人走失之前,除了有点耳背,身体情况还算不错。虽然老人身体瘦弱,但一直能照顾自己。 说到老人被救时身上围着棉被,已经半侧身体瘫痪,张翠花说,老人走失时身上带着一个包,包里有他的医保本,应该还有些卖菜时的零钱,但是并没有带棉被。老人的家人猜测,老人已经年过七旬,从集市上坐错车,误来烟台时一定特别着急,没准就突发了血栓,幸亏被好心人救助,后被民警救起送到了救助站。 张翠花说,他们打算把父亲接回乳山继续接受治疗,因为老人的医疗保险都在乳山,在乳山也能更方便照料。 “我今年也61岁了,父亲走失后我一直吃不下、睡不好,今天再看到父亲,他却……”张翠花一度哽咽到无法说话。 本报记者 蒋慧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