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叫希拉里的女人
2014年07月12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一个月前,希拉里的新书《艰难抉择》上市。不过,与11年前出版自传《亲历历史》时首周60万册的销量相比,新书首周销量不过8.5万册,且一周不如一周。近期高调示人的希拉里,在被问及是否会参加2016年大选时,总是含糊其辞。可她又不止一次直言:“美国需要像默克尔一样的女性领导人”“一个家庭可以出现两位美国总统”。
  希拉里主张借助战略与经济对话来构筑中美间避免冲突的机制,她同时又是美国重返亚太战略的倡导者和践行者。从“第一夫人”到联邦参议员,再到美国国务卿,扮演过并继续扮演着太多角色的希拉里,是一个不甘寂寞、野心勃勃的女人。
  □撰稿 本报记者 赵恩霆     

心向白宫,
以前靠老公现在靠自己

  从一开始,希拉里就是个不安分的人。
  在成为美国“第一夫人”的8年里,希拉里一改美国总统夫人行事较为低调的作风,频频高调亮相并积极参与各类事务,有时风头甚至盖过丈夫克林顿。
  2000年,尚未离开白宫的希拉里凭借自己的政治优势当选为联邦参议员,成为美国历史上首位谋求公职的“第一夫人”。2006年,她连任参议员。这一切促成她宣布参加2008年总统选举。
  然而,当时在民主党内初选中,她败给了现任总统奥巴马。虽然竞选失败,但当选后的奥巴马随即任命希拉里为国务卿,成就了她政治生涯中的又一个巅峰。
  国务卿在美国政治中地位显赫,作为内阁成员,其地位高于其他部长,可以说是内阁成员中的首席。此外,国务卿更是排在美国总统继任顺序的第四位,仅次于副总统和两院议长。即便如此,仍无法满足希拉里强烈的政治欲望。她的目标不是这个“第四位”,而是像丈夫克林顿一样成为白宫的主人。因此,当2012年10月奥巴马证实希拉里将不再留任国务卿一职时,外界关于她为参加2016年大选做准备的猜测就未曾停歇。
  今年6月初,希拉里在接受《人物》杂志专访时称,有意参加2016年总统大选,这可能是她首次公开表达参加2016年大选的意愿。然而,这只是个“可能”,到目前为止,希拉里并未明确说出“参选”这两个字,只是在不同场合有过此种暗示。
  7月6日,希拉里到访柏林,盛赞德国总理默克尔是“欧洲最伟大的领导人”,并直言美国到了拥有一名女性领导人的时候了。两天后,她在接受德国《明镜》周刊采访时说,美国民众选择出自同一家庭的人当总统不是问题,“我们曾有两位罗斯福总统,也曾有两位亚当斯总统”。
  然而,希拉里也表示“我的姓氏最终并没助我成功”,暗指自己在2008年大选时败给奥巴马。或许,保持足够的神秘感来调动选民的胃口,试探党内外对手的虚实,正是希拉里叱咤美国政坛20年的智慧结晶。
被人扔鞋,
她像布什一样敏捷闪躲

  在任国务卿的4年里,希拉里堪称“史上最勤劳国务卿”,任内有401天人在旅途,共访问112个国家,与各国领导人会面1700次。
  或许这出于希拉里对政治的狂热,抑或是她在提醒公众和媒体“希拉里不该被遗忘”。实际上,希拉里这一年来也没闲着,跟她丈夫克林顿一样,卸任公职后热衷于四处演讲圈钱。如今,希拉里1小时的演讲酬劳就高达20万美元,而同期美国普通家庭的年均收入才4.3万美元。
  演讲不仅能带来丰厚的钞票,也可能遭遇意外和不测。今年4月10日,希拉里到拉斯韦加斯一家酒店出席美国废品回收业大会。在她登台演讲时,台下一名女子突然将一只鞋扔向希拉里。好在希拉里身手敏捷地闪开了鞋子的攻击,事后还开玩笑说,“这是不是马戏团表演的一个环节?没想到固体废物回收还如此有争议。谢天谢地,幸好她不像我一样打垒球。”处变不惊,希拉里颇有几分前总统小布什躲鞋时的风采。
  讨厌希拉里的恐怕不只这位扔鞋者,至少还有一个叫莱温斯基的人。这位前白宫实习生不久前打破十年来的沉默,在接受《名利场》杂志采访时将矛头直指希拉里。莱温斯基说,“希拉里想让人们记录下她对丈夫情妇的猛烈抨击,而她本应该去批评丈夫的不检点。”莱温斯基认为自己后来成了“替罪羔羊”,以保护克林顿的总统地位,这令她感觉受到欺凌与侮辱。
  能够构成希拉里政治前途绊脚石的事件虽然不多,但成为插曲甚至负面新闻的猛料仍然不少。希拉里的新书《艰难抉择》6月上市的同时,美国前特工、曾做过克林顿保镖的埃米特也在宣传自己的新书,并爆猛料称希拉里为人刻薄,对保护她的特工很不友好。
  不难看出,在这个曾经的“第一家庭”中,希拉里扮演着更加主导性的角色,而克林顿似乎是一位“好好先生”,早已不在大位上的他已然承担起当年希拉里的幕后角色。
忽左忽右,
或为中美关系带来不确定

  希拉里虽然在去年2月1日正式离任国务卿,但她一年多来并未淡出公众视野,甚至还时不时就国际政治发表看法,可谓退而不休的典范。
  由于近期美德关系因频繁曝出的双重间谍事件而备受打击,希拉里8日在接受《明镜》周刊专访时认为,美德两国必须共同努力,划出双方在情报与安全方面合作的“恰当界线”。而针对美国窃听默克尔手机一事,希拉里则直言这是一种“绝对错误”的做法,并就此向默克尔表达歉意。
  不过,当被问及美国是否应该将渗透进德国情报机构的做法视作“禁忌”时,希拉里的话锋一转,说“美国不会和任何国家达成‘无间谍’协议,德国不会,英国、加拿大也不会。但这并不意味着,在美国情报和安全机构内部,我们对于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没有更清晰的想法。”
  希拉里政治上的两面性,在她担任国务卿期间的对华政策上最为明显。已经举行过六轮的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机制,最初确定下来就是在2009年希拉里任美国国务卿时,在此后的四轮对话中,她都作为美国总统特别代表与中方官员一起主持对话。
  但同样是在2009年,希拉里在当年7月首次对外公开提出重返亚太战略。在此后的4年任期中,希拉里更是成为这一战略的积极推手。后来鉴于“重返”二字的遏制意味过强,美方才逐渐将这一战略调整为亚太再平衡战略。
  希拉里上月在接受日本《经济新闻》采访时强调,应构筑避免中美发生冲突的机制,为此应继续建设包括战略与经济对话在内的中美间一揽子对话机制。希拉里称,“在奥巴马上台前,亚洲感觉被美国抛弃了。为了改变这种局面,在奥巴马政权最初4年里付出了极大努力”。她所言的“极大努力”,就是她一手参与推进的美国重返亚太战略。
  希拉里一方面主张继续通过中美对话来弥合分歧,但另一方面在国务卿任内又频繁对中国周边事务说三道四,指手画脚。中日之间爆发钓鱼岛争端后,希拉里曾表达强烈担忧,同时强调“反对依靠军事力量来单方面改变现状”,她甚至当着日本外相的面表示《日美安保条约》适用于钓鱼岛。
  而在南海问题上,希拉里更是在2011年东盟外长会上表示,南海争端的和平解决关乎美国的国家利益。此前一年,希拉里也频繁就南海局势发言,声称南海航行自由涉及美国利益,美国愿意出面组织解决问题的多边会谈。希拉里的言论,不仅为美国插手南海事务寻找借口,还有意向东盟有关国家释放错误信号,鼓动它们对抗中国。
  早在参加2008年大选时,希拉里就在《外交》杂志上发表文章称,“中美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如果她决定参加2016年大选,类似表述很可能会出现在其对外战略中。只是,希拉里一旦成功上位,其过往对中国既警惕又希望合作的两面性,将为未来中美关系的发展带来些许不确定性。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