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易十六死得冤不冤
2014年07月12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历史的迷人之处在于,当你浮光掠影地去观看它时会得到一种观感,稍微仔细些去考察它时却往往会得到另一种观感,而二者很多时候是截然不同的。起始于1789年7月14日的法国大革命就是个典型例子。
  抛开这场革命给人们留下的其他争议不谈,单说这场革命(至少在前期)最主要的“被革命对象”——路易十六,这位国王到底是个好人还是坏人呢?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以及教科书中,路易十六是个典型的昏君加暴君,身为国王却跟小偷癖好相似,一辈子醉心于钻研如何开锁,号称“锁匠国王”,还娶了个花钱如流水的奥地利公主玛丽·安托瓦内特,号称“赤字夫人”,最后闹得官逼民反,自己上了断头台。这种亡国之君当然不算好人喽。然而,1989年7月14日,在法国200年国庆的典礼上,时任法国总统密特朗却为路易十六翻案,他在国庆演讲中亲口承认:“路易十六确实是个好人。”
  密特朗这套翻案文章,让很多人看不懂。而如果了解一下路易十六的生平,人们就会发现密特朗对他的定性也不准确——路易十六岂止是个好人,简直就是个不世出的大改革家!事实上,这位法国“锁匠国王”跟咱们明朝那位“木匠皇帝”明熹宗完全不一样,人家修锁是修锁,但对国王的本职工作一点没耽误。法国历史学家米涅对路易十六曾有过这样的评价:“路易十六,以他的胸怀和品德来说,是最适合于他那个时代的。当人们对独断专制的政治体制不满时,他就自愿地放弃这种专制的做法;当人们对路易十五的荒淫挥霍感到愤恨时,他能够品行端方,生活俭朴。人们要求作出一些必要的改革时,他也能够体察公众的需要并立意要给予满足。”
  换言之,路易十六是个很有“新思维”的国王。他上台之后先是任用一批具有“新思维”的大臣作为财政总监,试图推动自上而下的改革,希望贵族主动放弃既得利益,为王朝延长寿命。在遭到贵族的反对之后,他又大胆恢复了已经废除多年的“三级议会”制度,试图借助市民阶层的压力倒逼贵族阶层改革。这其实才是法国大革命爆发前的真相——路易十六为推动改革,主动召开三级议会,没想到却为法国王权和自己敲响了丧钟。
  那么,改革家路易十六为什么会“好人没好报”呢?去年,有一本名叫《旧制度与大革命》的书在中国很火,该书的中心思想之一就解答了这一问题,作者托克维尔在书中有一个著名的论断:“最危险的时刻通常就是开始改革的时刻。”一种腐朽的旧体制,如果统治者拿出“我就赖在台上不走”的不要脸精神维护之,民众可能一时半会儿还真拿它没办法。可如果统治者稍微有一点廉耻,推动改革,那么出现松动的旧体制就很容易让改革裂变为革命。所以对于一个旧体制的统治者来说,主动推动改革近乎于“作死”,最终身败名裂的可能性远高于功成名就的概率。
  既然旧体制的改革者往往身败名裂,那么,加强对旧体制的维护岂不反而成了正途?的确,法国大革命给当时很多欧洲专制君主的主要教训就是“千万不能搞改革”,在这方面学得最好的就是俄罗斯沙皇,一看法国革命中国王的下场,立刻将叶卡捷琳娜二世时代刚刚开始的改革进程停下了,把旧制度一口气捂了一百多年。可是当20世纪初,俄罗斯的那套旧制度终于也混不下去时,末代沙皇尼古拉一世悲痛地发现自己其实比路易十六还惨——相比于只用0.1秒就被砍下头颅、临死前还保持贵族尊严的路易十六,尼古拉一世是在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几个孩子一个个被枪毙后才上路的。或许,这位沙皇在漫长的煎熬中,一定想明白了他的祖先们一直执迷不悟的那个问题:改革或许是找死,不改革是等死,但无论于国于己,找死的死相一定比等死好看些。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