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论坛
2016年02月22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在陕西省,省、市两级政府对养羊户都有一定的补贴,记者在调查靖边县几个养羊场时发现,对外宣称拥有万只的养羊场,却只有几百只羊。面对记者质疑,靖边县畜牧局局长田文涛回答:“羊都是流动的,谁能数得清?养羊的自己都数不清。”

  不是羊多“数不清”
而是官员“不想数”

□薛家明

  羊是“流动”的,但对此监管就毫无办法吗?比如可以突击审核,不给养殖者造假的时间;再比如不定时多杀几次回马枪,挤压造假的空间。若如此,“万只羊场”还能够唬住监管部门吗?由此可见,“数不清”不过是一块遮羞布,更深层次的原因是,主管部门不想数清楚。
  那么,为何主管部门对“假羊场”视而不见呢?首先不愿意吹破数据泡沫。养羊产业的飞速发展,目前已是靖边县畜牧局向上汇报的重点,若“假羊场”被拆穿,还有什么政绩可言?更重要的是权力在“顺手牵羊”。“万只羊场”的场主正是畜牧局长的外甥,这里面就不只是数字造假的问题了。
  养殖补贴一头连着政府,一头牵着养殖户,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若中间环节出现纰漏,不仅让真正靠养羊生存的养殖户丧失竞争优势,蒙受经济损失,更会影响政府的形象。
  具体到此事,相关部门一定要敢动真格,揪出“万只羊场”的幕后黑手,并从严惩处,以儆效尤。显然,如何通过制度建设,保证补贴资金的安全,将权力关进笼子,更需要相关部门深思。

既然“数不清楚”
何不引入市场机制

□叶雷

  靖边的养羊场骗补现象,其实只是诸多政府补助被骗的缩影。如果政府补贴的机制不改,也注定只能是曝光一起查处一起,或者在运动式的整顿中稍稍有所收敛。
  畜牧局长口中的“数不清”,虽有推责成分,却也说明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数羊”是官员做不好的工作。实际上,无论是按照转变政府职能的规划,还是借鉴成熟国家的经验,这项工作完全可以交给市场去做。
  比如世界上家庭农场经营制度最为稳定的美国,拥有完善的价格补贴体系,每一项补贴都注重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特别是2014年的新农业法案改革,无论是价格损失保障还是农业风险保障,都是以农作物保险项目的形式来运作。由于保险公司有自己的利益在里面,这就尽可能地避免了骗补问题,即便仍旧存在骗补,受损失的也是保险公司而非财政资金。
  现在问题已经爆出,查处腐败和骗补的相关人员自然是必不可少的。然而,这种查处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政府还得检讨机制本身的问题。亡羊补牢,未为晚矣,不仅陕西的养羊补贴如此,对我国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农业补贴以及相关政府补贴制度,都是有启发意义的。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