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股买债买房,就是不进实体经济
银行资金空转调查:机构间层层转手加杠杆
2017年02月14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杠杆收购、债市违约、票据风波……一段时间以来,不少热点金融事件背后都有银行资金的影子。相比传统的信贷资金,这些钱通过在不同金融市场、不同机构之间穿梭,在金融体系内部“虚投空转”,一些风险已经显现。

  空转存三条路径
只在虚拟经济内转悠

  辗转进入资本市场是第一条路径。在去年备受关注的万科事件中,银行资金的影子隐现。银行理财资金进入宝能,没有投资于实体产业,而是成为宝能购买万科股票的主要来源。宝能一边用银行理财资金替换了之前券商的资金,一边通过证券公司和基金公司的资产管理计划,获得银行的理财资金,继续增持万科股票,银行资金间接投资于二级市场。
  进入债券市场是第二条典型路径。特别是在去年底债市违约事件爆发后,其背后大量来自银行的资金成为市场焦点。“银行资金一直是债券市场的主力。在去年的债市上,银行的理财资金‘空转’,钱从银行再转到其他金融机构手中,机构之间环环相套,每过一道手就加一层杠杆,资金最终才投入债市,但这样延长了交易链条,虚抬了整个债券市场。”一位外资投行人员说。
  第三条路径是,银行资金绕道进入房地产市场。央行公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新增人民币贷款中,45%是个人住房按揭贷款,还有更多银行的钱拐了个弯,流入房地产开发项目。
  “很多房地产企业通过正常的贷款拿不到资金,就转道信托计划,但资金实际上还是来自银行。”某股份制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客户经理介绍,信托公司为房地产发行一笔信托计划,同时银行发行理财产品,将理财产品的资金通过券商、基金公司、保险公司等的资管计划与信托计划对接。一般房地产企业通过信托计划获得资金的年利率在15%左右。
  河北某房地产公司总裁介绍,当前实体经济面临较大困难,银行对外贷款非常慎重,但房地产企业没受影响,反而成了银行贷款的“香饽饽”。因为有去库存政策的支持,不动产抵押也被银行认为是安全的保障。特别是去年房市火爆,房地产开发是银行贷款的重点。
放大金融市场风险
抬高企业融资成本

  资金“空转”,不仅会放大金融市场风险,也会因为拉长了资金流转链条,抬高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
  风险首先来自高杠杆。
  “资金在不同机构之间流转,每过一道金融机构就要收取一定的费用,而金融机构只有放大杠杆做投资,才能套取收益。一旦市场发生逆转,‘击鼓传花’到某家机构手中时,这家机构没有获利空间,杠杆加不上去,就会发生违约。去年底的国海证券违约事件就是这个原因。”某商业银行负责人说。
  银行资金层层转手,加大了企业融资成本。近期,李克强总理表示,企业税负过高,主要是非税负担过重。非税负担其实既包括看得见的各种行政性收费,也包括企业的融资成本。
  胡军是福建某科技型企业负责人,最近向银行申请一笔贷款,拿到手的却是一笔“组合贷款”:一半是贷款,一半竟是银行承兑汇票,承兑汇票的一半额度要作为保证金存回银行。“对企业而言,贷款的便利度就降低了,为此支付的成本也高了,除了贷款利率外,开承兑汇票有一笔手续费,去银行贴现还要交上一笔贴现费。
  各种金融机构融合加深,还会放大整个金融系统的风险。“这种风险的影响不再局限于某一市场或行业中,而是通过股权控制、资金交易等纽带,将单个行业、单个市场的风险渗透到金融市场各个子市场,整个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在上升。”中国社科院金融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曾刚说。
提高实体经济回报率
为资金提供更多选择

  曾刚认为,我国金融业发展到现在,不仅有解决融资问题、满足实体经济需求的功能,还有风险管理、资金配置及流动性管理等需要,面对的金融服务需求已经非常广。真正存在风险、影响可持续发展的,是银行资金满足实体经济需要的过少,而在发挥其他功能方面过大,因此,实现资金的合理流向是关键。
  过去一段时间,受有效信贷需求不足影响,不少银行选择大力拓展其他非信贷类业务,甚至一些银行的非信贷资产已超过信贷资产,其中就有很多资金流向股市、债市、房市等。
  在银行资金拥有逐利性的情况下,曾刚认为,让银行资金在实体经济获得高回报,其实是解决资金“空转”的根本途径。这就需要搞好实体经济,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比如进一步推动去产能、去杠杆,让银行能找准适合投资的行业、企业。
  在当前经济形势下行,未来走向尚不明朗的情况下,要让实体经济回暖,对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降费减负也就成了最有效也是最直接的方法。当然,这种减负也包括融资成本方面的降低。
  “实体经济是金融发展的基石,应推动产业多元化发展,为银行资金提供更多的投资渠道和机会,流向实体经济的四面八方。”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陈冀表示。
  专家还建议,随着金融市场化改革不断推进,不同金融领域交叉明显增加,监管层面也要适时调整和优化。同时银行要主动适应业务创新发展的进程,注重对各类新型非信贷资产类型的风险管理,使创新不跑偏。
    据人民日报、财经等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