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直播“吸睛”,但不能当噱头
2017年12月28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记者 师文静          
  传统民间艺术近来也成为直播平台升级的一个契机。不少平台纷纷推出“国粹之美”“致非遗,敬匠心”等,让“内容好”的传统文化与“颜值高”的主播们争夺观众。戏剧、音乐、手工艺等传统文化内容圈粉无数。争相追逐传统文化,已成为一种潮流。   用直播这种适合年轻人接受的方式传播国粹之美、非遗之妙、民乐之雅等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不仅收获了大量关注量和口碑,有人甚至因此有了“拜师学艺”的想法,倘能因此缓解传承人“断代”的问题,传统文化的弘扬和继承将更加有的放矢。
  但在传统文化直播热潮的同时,也有打着传统文化的幌子做直播的不和谐画面:有的主播搔首弄姿唱戏曲,形象低俗、索要打赏,颇有“挂羊头卖狗肉”之嫌,还有的观众对民乐、戏曲兴趣不大,只是冲着女主播的颜值而来。以网络直播的方式传播传统文化确实“吸睛”,但仅仅“赶个热闹”和“浮光掠影”是不够的,像一些直播只是将传统文化作为噱头,以达到圈粉圈钱的目的,不仅不能将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传播出去,反而损伤了传统文化之美,这其实是在糟蹋传统文化。在直播平台越来越重视传统文化的同时,这一现象应当引起关注。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