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渝梨园志形神剧中人
京剧名家宋昌林11日病逝
2014年04月12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记者从山东省京剧院获悉,山东省京剧院副院长、著名裘派花脸宋昌林因病医治无效,11日逝世,享年59岁。宋昌林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中国戏曲“梅花奖”获得者,裘派传人方荣翔先生的得意弟子,是当今中国“八大花脸”之一,在业内和观众中有着非常好的口碑。宋昌林的逝世让众多同事和观众惋惜不已,很多戏迷自发在网上悼念宋昌林,祝愿先生一路走好。

  本报记者 邱祎      
去世前刚做完肝移植,亲友感激众人帮助
  “不久前宋昌林因肝病住进了医院,因为病情严重,从山东省立医院转到北京佑安医院,医生会诊后表示他病情严重,需尽快做肝脏移植手术,由于没有合适的肝源当时情况非常危险。”山东省京剧院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宋昌林病重引起了业界关注,一位敬重宋昌林的学生甚至主动要求为老师换肝。宋昌林的亲朋好友和弟子在网上也展开爱心接力,为他寻找肝源,这让他非常感动。
  众人的努力最终帮宋昌林找到了肝源。4月2日,经过8个小时的手术宋昌林换肝成功,住进ICU病房接受观察。“手术后宋先生状态不错,但随后出现了波动,最终因脏器衰竭去世。”工作人员表示,宋昌林的逝世让不少同事和观众惋惜不已。宋昌林的家人非常感激大家对他的关心和之前给予的鼓励、帮助,希望通过本报谢谢社会各界朋友和观众。
自小痴迷戏剧,
跟随名师刻苦学戏

  1955年,宋昌林出生在山东省荣成市崖头镇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兄弟姐妹众多。当时虽然生活清苦,但逢年过节村里就会演样板戏,宋昌林全家都是铁杆戏迷,在环境的熏陶下,宋昌林从小就喜欢戏剧。
  16岁那年,山东省戏校到荣成招生,宋昌林凭借《智取威虎山》唱段被录取了。虽说他打小就喜欢唱戏,但当时16岁的他胳膊腿儿都硬邦邦,几乎每天练完功之后,他都要到医务室针灸、烤电、理疗、拔罐。因为生活非常苦,加上想家和苛刻的训练,宋昌林经常偷偷哭,但是倔强的他发誓一定要学到真本事,最终咬牙坚持了下来。
  在戏校学了几年的宋昌林并不满足,19岁那年他慕名到裘派艺术大师方荣翔家里拜师学艺,利用方先生的业余时间学习裘派艺术。在寒冷的冬日,宋昌林常常骑着借来的自行车到老师家,师徒两人开一瓶老白干,就着五香花生豆、牛肉干,边吃边说戏,宋昌林跟方先生学了几十出戏。1987年,宋昌林获得全国青年京剧演员电视大奖赛一等奖;1991年,他又获得全国中青年京剧演员电视大赛“最佳表演奖”,在京剧舞台上崭露头角。
表演沉静大气,
对京剧难舍难离

  1994年,一直事业顺利的宋昌林遭遇了一个小挫折:在梅兰芳金奖的角逐中落榜。当时方荣翔先生已经逝世,为了继续提升自己的表演水平,宋昌林再次寻访名师。在裘盛戎四大弟子之一王正屏家的走廊地板上,宋昌林一睡就是一个多月,没日没夜地勤学苦练,让王正屏非常感动。之后,他还陆续向钳韵宏、夏韵龙、李欣、唐世辛、尚长荣等先生学习了众多剧目,艺术成就不断提高。
  不少京剧演员和观众对宋昌林的表演赞不绝口。一位济南票友告诉记者,宋昌林的表演中正、沉静、大气,没有突兀的声势,但在表演中你会感到他的张力、厚实和大家之气,让人获得淡定而神怡的审美愉悦。
  宋昌林的同事告诉记者,由于身体一直不太好,宋昌林常年喝中药,2007年还做了左膝关节微创手术,去年进过两次医院。曾经有人劝他内退,但他没有同意。“他以前经常说,作为戏曲演员,当你能唱的时候,就要在舞台上尽情地发挥;不能唱了,你还有一个任务,就是传承。他舍不得离开京剧、离开舞台。”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