渴了俩月半,春雨终于来了
自然降雨同时实施人工增雨,平均降水量达7.9毫米
2014年04月18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技术人员在冒雨安装烟弹。本报通讯员 杨凡 摄
     本报4月17日讯(记者 吕璐 通讯员 姚菡 杨凡) 从16日夜间至17日下午,在自然降雨和人工增雨的双重影响下,久旱的青岛迎来一场春雨,全市平均降水量达到7.9毫米。据介绍,这是入春以来最大范围、最大降水量的一次降雨过程。
  从今年2月中旬以来,青岛全市没迎来一场有效降水,大部分地区出现旱情,森林火险等级高,田地里的农作物也急需甘霖“解渴”。16日夜间,接到青岛市气象台发布的降雨预报,为改善岛城目前的旱情,青岛市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准备借机人工增雨。
  为使增雨效果更明显,本次增雨采取了飞机和地面立体人工增雨作业。随着降水开始,17日6时,增雨飞机起飞,依次沿即墨、平度、莱西、崂山、城阳进行播撒作业,各区市雨量逐步增大。为让农作物喝饱水,在按计划航线飞行返航后,市人影办又迅速设计上报了第二次飞机计划。第二次增雨作业范围覆盖了岛城全区,并以世园会园区及城市汇水区为重点增雨。2架次飞机增雨作业,历时4小时47分钟,燃烧碘化银烟条20根。
  17日白天,黄岛、胶州、平度、崂山、莱西、城阳、即墨7个区市人影部门的火箭、高炮和地面碘化银发生器作业点也同时开展地面增雨作业。全市共有17个火箭作业点、3个高炮作业点和2个地面碘化银发生器作业点,开展火箭作业30轮次,高炮作业3门次,地面碘化银发生器作业10台次,共发射火箭弹71枚,高炮86发,燃烧碘化银烟条31根。 
  此次增雨作业效果较为显著,在自然降水和人工增雨的共同作用下,全市普降小雨,局部出现中雨,是青岛入春以来第一场难得的有效降水,对小麦春灌补墒非常有利,同时对于水库蓄水、降低森林火险以及世园会绿化灌溉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根据市水文局雨情信息,全市平均降水量达到7.9毫米,市区降水量为4.0毫米,其他各地市降水量均大于5毫米,最大点在莱西市姜山镇15.5毫米。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