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豆芽”检测难关被攻克
2014年04月18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4月17日讯(记者 曹思扬 通讯员 张刚) 17日,山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发布消息,“毒豆芽”检测难关被成功攻克。该局食品农产品检测中心是省内唯一一家能检测“毒豆芽”的实验室,截止到今年3月,检测中心共受理及检测豆芽样品1797批,2236个。
  去年7月,山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食品农产品检测中心受山东省、青岛市两级公安部门和食品药品管理局委托,通过快速攻关,攻克了豆芽中的6-苄基腺嘌呤(6-BA)的检测难关:首先将豆芽样品粉碎,加入特定化学溶剂,然后去杂质,放入相关仪器内经过反应,即可知是否含“无根豆芽素”。据介绍,豆芽中的4-氯苯氧乙酸钠、赤霉素与6-苄基腺嘌呤一并被俗称为“无根豆芽素”。“无根豆芽素”属于激素类添加剂,对人体有致癌、致畸形的作用。超量摄入后,会对人体产生一定的危害。根据相关规定,食品生产企业一律不得使用6-苄基腺嘌呤。
  据介绍,山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是省内唯一一个能检测“毒豆芽”的实验室,“毒豆芽”检测能力已达到国内领先水平,送检样品来源已涵盖江苏、海南、山西等多个省份。青岛中院通报了2013年以来审理危害食品安全犯罪案件情况,其中根据山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测报告侦破的“毒豆芽”相关案件17件,占总案件数的63%,截至今年3月,中心共受理及检测豆芽样品1797批,2236个。
  据介绍,辨别豆芽是否使用了添加剂,主要有以下3种方法:一是查看豆芽菜根:自然培育生产的豆芽,根须发育良好,无烂根、烂尖现象。而用化学制剂浸泡过的豆芽,根短、少须甚至根本无须;二是将豆芽秆折断,如果断面无水分冒出,则是自然培育的。如果有水分冒出,则很可能是使用化学制剂浸泡过的;三是采用嗅闻法。闻豆芽有没有刺鼻的气味,如果闻到刺鼻味道,千万不要购买。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