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头变清了,入海口有鱼了,中间段仍然不乐观
小清河彻底变清还有多远?
2014年04月19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在济南小清河源头,眼下的干旱让这条途经5市的河流显得有些“寒酸”,水量少、很不起眼,但水质很清澈。
  在邹平段,小清河流经水牛韩船闸时水量陡然增大,白色的水花发出巨大的声响,呼啸着奔向远方。
  小清河流过东营广饶县和潍坊寿光市的分界处,水质较清,河里有鱼。
  在寿光入海口,打捞归来的渔船停靠在小清河边。据渔民介绍,由于水质问题影响鱼的生长,很多渔船比早些年清闲了很多。
   文/本报记者 廖雯颖 片/本报记者 王媛                                       
  从15日起,本报连续推出“小清河治污调查”系列报道,揭开了小清河污染现状及治理情况。“小清河脏,一眼看得出来”——水色深,略浑浊,有些河段还漂着垃圾。而且它还一路“脏”到底,全程途经5市,流出源头济南,水质就全成了劣五类。但比起污染最厉害时,小清河已经在往“清”的方向逐渐接近。“上世纪90年代时水都是臭的”,现在已经闻不到异味,水里至少有水草、有活鱼。小清河何时真正变为清澈的河?这寄托了沿线5个城市居民的殷殷期望,也为环保部门敲响警钟。

发源地游鱼往来,进闹市异味扑鼻
  最近一周,本报派出多路记者顺流而下,实地探访了小清河济南段、滨州段、淄博段、东营段和潍坊段的水质情况。通过肉眼观察,除济南段水质有明显变化外,其余四段水质整体较差,水色浑浊,变化不明显。值得欣慰的是,虽然水色距离“清澈”还有不小的距离,站在河边却已基本闻不到异味,河中还有水草和鱼,为小清河增添了一抹生命力。
  济南段是小清河全段水质变化最大的一段,源头的三类水质“三级跳”,出了济南就跌到劣五类。在发源地睦里庄,小清河水质清澈,达到地表水三级标准,可生活饮用、渔业养殖和游泳。未进市区前,水质没有明显变化,水色仍清,水中水草摇曳、游鱼往来,河边随处可见垂钓者。可惜清流进入闹市区后就变了脸,水色一路加深,变为黄绿,部分河段浑浊灰白,到了济泺路桥更是异味扑鼻。除了大量污水,济南市区28条支流每天给小清河带来几万吨生活垃圾,不时可以见到垃圾漂浮在水面上。
  进入滨州和淄博段后,小清河多从村庄流过,河水整体发绿,无异味,河中有鱼,部分河段水面有垃圾。除了农村污水,企业偷排也时有发生,据沿线市民反映,到了周末河水就时黑时黄。
  再往下走,东营广饶段和潍坊寿光段大多经过郊区农村,附近少见居民点。河水绿中带黄,略浑浊,无异味,河里能见到鱼。羊口镇是小清河入海口,水色灰黄,海面上有黏稠的白沫随波逐流。河里有梭鱼水草,水上有水鸟往来。
  来自省环保厅省控重点河流水质状况显示,今年2月,小清河睦里庄源头为三类水质,到济南出境辛丰庄断面已降为劣五类水质,之后小清河干流各市出境断面均为劣五类,没有变化。

颜色清澈却没鱼,工业污水更可怕
  从济南全市范围的污水来源看,生活污水占85%,工业污水占15%。济南市环保局副巡视员解玉忠以产业比分析,济南第三产业占GDP比重接近60%,而淄博、滨州第二产业占GDP超过50%,“济南段途经市区,生活污水占污水来源主体,而下游城市企业排出的工业污水比重更高。”
  记者采访小清河入海口时,当地渔民曾向记者反映,入海口小清河的水质其实还“凑合”,渔民最怕的是每到汛期,上游城市提闸放水,长时间得不到排放的污水混着河底的淤泥被冲到下游,“颜色像酱油一样”,导致下游水质迅速恶化,往往造成鱼虾难以适应而死亡。
  解玉忠则认为,济南段小清河水虽然脏,但因为主要来源是生活污水,污染物成分相对简单,对水中生物影响要小一些。而工业污水成分复杂,对水生生物的杀伤力要远远大于生活污水,“比如工业强酸性的废水,即使经过处理达标排放,也比从居民家里排出去的污水要厉害。”他提到,去年曾随省环保厅到小清河下游城市调研,济南辛丰庄出境断面“颜色虽然不好看,但水草茂盛,河里有鱼”,而下游有些出境断面“水质看起来要清一点,但是水里什么也没有”。解玉忠提到,为什么济南段小清河水看起来颜色比下游更深更脏,主要因为水底有泥,显得黑。

河水一少,污染浓度就高
  虽然都是劣五类水质,但是作为上游的济南段小清河经肉眼目测,比下游更脏一些,除了水色浑浊,还有水面上漂浮的生活垃圾带来的视觉冲击。对此,解玉忠解释,济南段的小清河和下游河段污染来源不同。
  影响济南段小清河水质的,除了大量生活污水和垃圾,还有一点就是来自源头的清流太少,水少了,污染浓度就高了。“如果能引水补源,给小清河注入几十万方水,济南段的水质立马会得到很大提升。”解玉忠说,今年3月,由于降水偏少,济南段小清河水质再度告急,部分河段氨氮超标严重,为此玉清湖水库开闸为小清河补给了20余万吨清水,效果明显。为解决非汛期生态补水不足,济南计划建立引水补源的长效机制。

绝迹二十年,银鱼重现河里
  尽管小清河水质还是劣五类,但种种迹象表明,小清河的确在持续改善中。目前几乎所有河段都可以找到水草和鲫鱼等生物。在小清河入海口,绝迹了二十年的银鱼重现,这是一种对水质极为挑剔的鱼,它的归来,无疑是对小清河水质改善最好的注脚。
  “60年代淘米洗菜,70年代提水灌溉,80年代鱼虾断代,90年代只能当做臭水卖”一度被拿来形容小清河的没落历史。在污染最严重的2000年,小清河流域的COD(化学需氧量)一度高达340毫克/升。河流干涸,臭气熏天,垃圾成堆,鱼虾绝迹,是多位老人向记者形容的最“黑暗”的过去。从2003年开始,小清河流域水环境质量实现年均18%的持续改善。2010年底,干流及主要支流全部恢复鱼类生长,水生态实现了重要转折。
  2012年、2013年两年的水质总体改善,但2013年上半年,全流域5市水质全部出现了严重的污染反弹,部分断面长期处在超标状态。经过近一年的努力,记者从5个城市的环保局了解到,各地出境断面的水质已经基本能控制在“两个四五”,即COD45毫克/升,氨氮4.5毫克/升。
  根据省政府规划,2015年全省水环境质量要比2010年改善20%以上。2015年,包括小清河在内的省控重点污染河流全部消除劣五类水体。那时候,想必小清河中会有更多像银鱼一样挑剔水质的鱼出现,水生物种将更加丰富。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