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队这件小事
2014年10月1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马荣卿(小学教师)
  国庆黄金周又见拥挤与热闹,又听到文明出行的声音与号召。从景点回来,读到梁实秋《雅舍小品》中关于“排队”的话题,感同身受,更加感慨万分。
  今年国庆七天假期,一如往常,大一点的景区人满为患,小一点的也在迎接着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人多就免不了有个先后,免不了排队,但是不排队的场景却时时出现在我们眼前。售票处,生怕票被抢光;景点里,生怕下一秒那块矗立千年的石头不愿和自己合影了;厕所边,生怕自己没有了位置……即便是诸如火车站、飞机场这些不得不排队的地方,也经常是拥挤得厉害,唯恐自己掉队,别人加塞。
  梁实秋先生在《雅舍小品》中提到洋人排队却另有一套,他们是不拘什么地方都要排队。邮局、银行、剧院自不待言,就是到餐厅进膳,也常要排队听候指引一一入座。人多了要排队,两三个人也要排队,而且他们每个人与另一个人之间通常保持着相当的距离,没有肌肤之亲,也没有摩肩接踵之事。
  我们是礼义之邦,君子无所争。很多地方我们都讲究礼让,朋友相随、领导和同事相伴时,我们都是礼让再三。为什么到了陌生人聚集在一起的时候,便不肯排队,而一定要奋不顾身呢?对此,有人会说,这是我们国民劣根性的缘故,一时半会儿改不了;也有人说,外国人在我们这里呆久了就不排队了;还有人说,我们需要的是规则和法治。
  梁实秋先生认为,“不要以为不守秩序、不排队是我们的民族性,生活习惯是可以改的”。他在文中曾记载了这样一件事情:抗战胜利后他回到北平,家人告诉他许多敌伪横行霸道的事情,其中之一是在前门火车站票房前面常有一名日本警察手持竹鞭来回巡视,遇到不排队的人,就一声不响高高举起竹鞭嗖的一声着着实实地抽在那人的背上。挨了一鞭之后,那人一声不响地排在队尾了。前门车站的秩序从此改良许多。对此事,梁实秋先生的内心是复杂的,既对日本人的行为感到愤恨,又对国人的行为感到痛心,不禁叹道:“难道真需要那一条鞭子才行么?”
  抽一鞭子真能解决根本问题吗?不排队仅仅是一个表象而已,深层次的原因是不守规则的人往往能够得到更多的利益和机会,古代士官系统遗留给我们的特权思维,以特权为荣的面子心态,时常左右着我们的思想和行为。虽然现代社会文明进步很多,但是破坏秩序的代价依然太小。如果在工作生活中,不按规则做事就处处碰壁,按规则做事则处处顺利,那么,谁还能不去排队呢?
  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在一点一滴中积累与进步,在一代一代中传承与发展。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