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碎就破碎,要什么完美
2014年10月1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王继冉(铁路职工)
  大约二十年前,部队作家权延赤采访毛泽东同志的卫士长李银桥后出了一本书,取名《走下神坛的毛泽东》。这本书一度成为当时的热销书之一,其特别吸引读者之处是,该书通过伟人身边工作人员对伟人“不为人知的那一面”的披露,渐渐揭去罩在伟人头上的神秘面纱,使人们终于明白:伟人也是人,也有平常人的七情六欲,也有凡夫俗子的缺点和缺憾。发怒时也骂人、说粗话,动情时也婆婆妈妈流眼泪,激动时也失态,自己的家务事也是“剪不断、理还乱”。
  以后接触到的此类书籍、资料就更多了,于是我们慢慢知道,毛泽东与彭德怀因为“主义之争”而拍桌子、骂娘;鲁迅与林语堂在酒桌上因为丁点事儿差点儿拳脚相向;鲁迅与亲弟弟周作人因为家庭纠纷大打出手差点造成流血事件;胡适背着凶悍太太试图亲近新女性又怕被太太知道而惴惴不安;风流大才子郭沫若、郁达夫“见一个爱一个”……
  但这丝毫不妨碍他们是伟人、名流。他们之所以成了伟人、名流,是因为:毛泽东领导人民翻身闹革命,是新中国的缔造者;鲁迅的文学创作开创了一个新时代,其精神和思想是铸就中华魂的重要元素;胡适那可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领军人物;郭沫若的新诗、历史剧、历史(考古)研究具有划时代的成就,郁达夫的新小说曾震惊当世……
  了解了上述事实,就不会对季羡林先生的儿子季承先生的《我和父亲季羡林》那么大惊小怪了。作为儿子对于父亲的回忆文字,想来应该是真实可信的,为什么要对季承先生责难呢?他并没有梳理和总结父亲的学术成就,他就是从一个儿子的视角回忆了父亲作为家庭角色的是是非非、恩恩怨怨。你可以信,也可以不信,但他有说出来的自由和权利。
  有人说,季羡林大师的形象在人们心目中是近乎完美的,季承的文章打破了“为尊者讳”的古训,破坏了季羡林大师的美好形象,是残忍的。这话就不对了。世界上不存在完美的人,你之所以认为完美,是因为他残缺的一面你还没有了解。认为别人完美,奉“完美”的人作自己的偶像,是自己在欺骗自己。供奉着偶像,尽管你自己心地虔诚,但“偶像”一定在心里窃笑;偶像被打破了,虽然你会顿起幻灭之感,但“偶像”一定也会释然。你的尊崇季羡林,如果是缘于近年来媒体的追捧,那很可笑,“偶像”的供奉和推倒都无任何意义;如果是缘于对季羡林学说的研究,那当然好,就请继续读读他的文章,研究他的学问,其他的那些事或者置之不理,或者姑妄听之。我们总喜欢看所谓“正史”;闲来翻翻“野史”,从小处说,可增添些乐趣,自大处讲,可使看人看事更加立体。
  破碎就破碎,要什么完美!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