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真长老的远见和胸怀
2014年10月1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李二伟(公务员)
  智真长老是《水浒传》里的人物,为五台山文殊院的住持。他怀着佛家特有的慈悲心收容了身处困境的鲁达(出家后的鲁智深),并断定这个人日后必成正果,显示了卓越的智慧和超凡的远见。
  初看鲁智深的性情和行为,与佛一点不沾边。他本来在延安府担任一小小武官,号称鲁提辖,从小说的出场开始一直打打杀杀,喝酒吃肉,控制不住自己。出家后大闹五台山,损毁文殊院佛像房舍,这样的人一点看不出将来会修成正果。凭他在文殊院的任何一次恶行,逐出山门都不为过。而智真长老似乎是一个糊涂住持,每次鲁智深捣乱后,众僧都会非常不满,智真长老却总是袒护,还告诉那些身披袈裟却毫无慧眼的和尚们,这个人“久后却得清净,正果非凡,汝等皆不及他”,弄得众人直摇头。
  鲁智深属于那种屡教不改的人,也不给师傅争口气,依旧惹事。最后智真长老迫于压力,只能送他四句偈言,打发他去东京汴梁大相国寺去了。
  有了这个经历,按理说鲁智深应该深入反思一下自己,利用大相国寺优越的学习条件好好修行,但他似乎并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依然故我,成天和一帮泼皮玩在一起。鲁智深之所以会这样,和相国寺的住持智清长老不无关系。智清长老看鲁智深不成器,就给他安排了一个看菜园子的差事,省得他在寺内惹事。这正好随了鲁智深不爱受约束的个性,他得道修成的希望似乎更加遥遥无期了。
  有句话说:“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可见魔鬼和佛并无不可逾越的界限。只是看你是否有缘,何时开悟。人生苦短,在经历了曲折的打打杀杀之后,鲁智深最终受智真长老偈语的启发在杭州六和寺再度出家,听见钱塘江潮信后圆寂,圆满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鲁智深身处绿林,与盗贼恶魔为伍,虽然鲁莽,却从不滥杀无辜。鲁智深之终成正果,是施耐庵这样的作家对草莽人物的良好愿望,更是冥冥之中的机缘。这一点,只有智真长老这样有大智慧的人才能预料到,所以,鲁智深的成功,有自己的缘分,更有智真长老的宽容和点化。
  智真长老对鲁智深的态度或许能给我们以启发,面对所谓的不成器的人,谁知道他日后是魔鬼还是佛呢,所以不要轻易否定一个人。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