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买iPhone追踪>>
消费贷款选有金融牌照的机构
银监局:网络平台上的消费贷款实质是民间借贷
2015年10月14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6800元的苹果手机,两年分期付款所支付的本息却高达1万2”。本报近日报道的这个消费贷款案例让不少读者咂舌。记者调查了解到,目前打着消费金融旗号的公司有不少,但它们并非都纳入了金融监管体系。此外,记者也从省消协律师团了解到,如果遇到这样的事件,也不是只能吃个哑巴亏。
本报记者 张頔   
目前只有9家公司 有消费金融牌照
  “虽然有不少经营者都在以消费金融的名义开展业务,实际上并非正规消费金融公司。而在我们的监管范畴内,只有银行和消费金融公司有此类业务牌照。”山东银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消费金融公司在国内存在已久,但截至目前全国只有9家公司拥有消费金融的牌照,分别为北银、中银、锦城、捷信、兴业、海尔、招联、湖北和苏宁消费金融公司。
  在这两类金融机构之外,市场上也有不少从事消费贷款业务的公司,特别是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不少网商都推出了消费贷款产品,本报报道的小丁案例中,与她达成信贷消费合约的达飞金融和佰仟金融都可归入互联网金融的范畴,但由于目前互联网金融的相关监管迟迟未落地,所以在监管上并没有清晰的界定。
  “消费金融是个大的概念,而有些互联网平台却以此开展民间借贷的业务。”上述监管负责人介绍,有些网络平台只是起到中介作用,比如市民甲需要5000元买手机,通过平台市民乙提供5000元借款,甲再分期还款。乙享受分期利率,而平台获得中介手续费用。在这个模式下,平台本身没有资金,只是撮合了一笔分期返还的民间借贷,可以说打了一个消费金融的擦边球。

利息费用分列致误解,可要求撤销合同
  如果消费者通过非正规的渠道获得消费贷款,那很可能在业务员的忽悠下,掉入了合同上的高息陷阱。比如小丁签署的两份贷款合同,一份月贷款利率为1.61%,一份月贷款利率为1.75%,折算成年利率为19%和21%,这个利率已经不算低了,再加上各种按月支付的费用,年利率就要超过38%了。
  “合同里虽然标明了利率,但将其他费用额外列支,这让消费者对合同产生了重大误解,消费者可以要求撤销合同,让公司退款。”省消协律师团成员、山东齐州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张金军介绍,此类由于对合同内容发生误解而生产的纠纷,消费者也可以请消协介入调解。
  此外,如果把这两份借贷合同认定为民间借贷的关系,根据目前的司法解释,如果约定利率超过年利率36%,则超过部分的利息应当被认定无效,借款人有权请求出借人返还已支付的超过年利率36%的利息。
  既然消费贷款行业鱼龙混杂,那消费者该注意哪些问题呢?专业人士提醒,首先,应当优先考虑持有消费金融公司牌照,并有一定规模和经验的服务提供商。
  在签贷款合同前,消费者还要睁大眼睛,看清细节:一是注意贷款利息和服务费、还款期数等信息,通常首付款越低、贷款期数越长,相应的利息和服务费会相对较高;二是注意最晚还款日期及提前还款是否存在违约金等信息;三是要求贷款服务商提供一份合同和相关书面文件。另外,消费者要提供真实的个人信息和资料,不能轻信中介。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