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花山殡仪馆搬迁要延期了
施工难度大影响建设进度,预计搬迁得等到明年下半年
2015年10月14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济南东郊一家养老院,老人每天在这里度过愉快的晚年生活(资料片)。 本报记者 周青先 摄
   本报记者 刘雅菲                    
  养老资源不均衡咋办?莲花山殡仪馆到底什么时候能搬迁?楼盘的名字,是自己想换就能换吗?13日,在济南市委市政府主办、市纪委承办的“直面问题、践行承诺”电视问政中,这些问题一一得到了解答。
  日间照料中心建在哪
专家建议形成规划

  为了方便老年人养老,济南市现在建起了不少日间照料中心,但这些日间照料中心的运营情况却不尽相同,布局也不太均衡。
  记者在领秀城社区发现,这里的居住人口规模在8万到10万人,可是目前只有一个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而且室内活动场地不足,有的老人只能在楼道里面打牌娱乐,感觉很不方便。该日间照料中心主任袁鹏飞表示,日间照料中心目前有餐饮理疗、日间照料等,有会员1300多人,日均接待120—150人左右,面积不是很大,出现供不应求现象,面积再大一些成为最现实的需求。
  而距此不远的银丰之家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面积有1700平米,老年文化、娱乐、健身、保健设施齐备,具有日均接待一二百人的能力,但开业半年来平均每天只有一二十人,不少房间出现了闲置现象。
  像领秀城这种大型社区,为什么不多建几个日间照料中心呢?对此,市中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为了建设这一处日间照料中心,当时和开发商协调过多次,用了两年才建成。“在这之后,我们又和开发商协调多次,开发商对建日间照料中心的兴趣不是很大,但我们通过办事处与开发商进一步协调,争取给老年人提供更多的活动空间。”
  对此,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社会学系教授王忠武建议,民政部门应该形成一个规划,看看有多少老年人需要到日间照料中心来休养,根据需要来配置资源,来缓解这之间的矛盾。
莲花山殡仪馆搬迁
得等到明年下半年

  莲花山殡仪馆目前的设施已经比较陈旧,再加上没有停车场,给市民造成了不便。莲花山殡仪馆要搬迁的消息早就传出,今年初,莲花山殡仪馆馆长柳海涛在接受采访时曾表示今年年内能实现搬迁,但目前搬迁却没什么动静。
  13日,柳海涛表示,因为莲花山殡仪馆新馆在三面环山的位置,整个基础开挖无法用人工完成,要用塔吊、放炮的形式进行。此外,新馆所处位置山势比较陡峭,山体滑落等种种因素影响到新馆建设的工程进度。“目前来说,施工难度还是非常大。”
  在具体建设进度方面,柳海涛表示,现在整个工程主体建设基本完工,还有扫尾工作要陆续完成。“现在影响我们的仍然是山体排险,如果再遇到下大雨,还有可能出现山体滑坡,必须要把山体的排险工作做好,否则安全无法得到保证。从现在的主体建设和排险工作来看,明年下半年尽量完成搬迁。”
楼盘改名不能太随意
得经民政部门审批

  随着城市建设的加快,一些新建楼盘起名越来越让人摸不着头脑,有的楼盘在销售的过程中竟然改了多个名字。
  旅游路上555国际大厦一开始并不叫这个名字,“这个楼盘曾经多次改名,注册名字忘了,好像是什么山水国际,后来改成山山山国际。按道理是注册的对,但是老百姓习惯叫555了,反而原来的名字记不住了。”在555国际大厦附近工作的保安李先生说。
  据555国际售楼人员介绍,之所以会改多次名字,是因为上海有一家楼盘是这个响亮的名字,“我们也想用这个名字,起名后销售情况挺好。”
  但楼盘的命名可不能这么随意。据济南市民政局局长赵玉海介绍,地名的使用是有严格要求的。“经过审批之后,民政部门要发给一个标准地名使用许可证,这才能够使用。这是有法律依据的。”
  同时,赵玉海表示,目前很多单位并不到民政部门审批,觉得什么名字好听,什么名字有宣传力,就用什么名字。“还有的到民政部门审批了,民政部门审批了开发商的地名之后,他们或者感觉不好听,或者不符合他们的意愿,就改用其他的名字。这就是使用地名的法律意识不强造成的。”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