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首次公开拍卖国有公房租赁权
10处公房竞拍,年租金飙到163万
2015年10月14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济南市区尚有95万平方米左右的国有公房,其中三分之二为住宅。(资料片)
     本报10月13日讯(记者 喻雯) 济南首次公开拍卖国有公租房租赁权。13日,记者从济南市住房保障管理局获悉,10处公有房屋年租金由98.5万元一路飙升到163万元,年租金收益提高了65.48%,实现了租金的最大化。
  近日,济南市住房保障管理局委托山东信和拍卖公司公开拍卖10处国有公房的租赁权。房产租赁用途分别为商业或办公,总面积约5031平方米,其中最大的超过1200平方米,最小的也有近51平方米,租赁期限最短3年,最长5年。
  “18万一次!两次!三次!成交!”13位竞标人经过33轮的激烈竞价,从8.6万元/年的起拍价一直竞价到18万元/年,8号竞标人最终通过竞拍取得了位于市中区七里山中路一套180.4平方米公房的租赁权,租期三年。位于经三路一处门头房经过20余轮举牌才“落槌定音”,起拍价28万元/年,最终以45万元的年租落槌成交,实现了租金的最大化。
  记者了解到,此次租赁权公开拍卖会,共征集了10处国有公房作为拍卖标的,拟定了拍卖方案、拍卖规则、租赁合同等相关法律文件,委托房地产评估机构以房屋市场租金平均水平为基础,参照周边房屋租金的实际成交价格,结合出租房屋的个别因素,评估确定拍卖价格。经过为期一个月的公开招商工作后,征集到了29位竞拍意向人。
  首批公开拍卖租赁权的10处公有房屋,实现了年租金由98.5万元到163万元的跃升,年租金收益提高了65.48%。济南市房管部门有关负责人说,以往济南的国有公房,均由各公房经营管理单位按自行设定的程序和条件进行对外招租,价格也是各单位自己定价。这种方式由于租赁工作透明度不高,存在人情租赁、多重转包、暗箱操作等情况,不仅导致国有资产的流失,而且也会给权力寻租、滋生腐败留下空间。
  过去国有公房的租金是政府定价,价格多数比较低,以泉城路附近的繁华地段为例,像一些商业公房,租金最高的时候也就每天每平米1块钱,但是同等地段同等建设标准的私有商业用房,每平米日租金为10块钱,价格相差10倍。
  该负责人说,公开拍卖的租金增值收益主要用来补贴市内五区的各个经营管理单位,缓解目前出租不能养房、不能养人的困境。“现在济南市公房经营人员严重老龄化,总数为2600人,其中在职人员仅650人,其余均为退休人员。”该负责人说,未来“阳光招租”和“公开拍卖”将成为新常态。
  据了解,国有公房范围比较广,产权归国家,多数用于出租而非销售。这些公房是近三年依法从原承租人处收回来的,数量不多。目前济南市区尚有95万平方米左右的国有公房,其中三分之二为住宅,非住宅大约为31万平方米,主要以商业、办公、企业生产等为主。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