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地疯行》给予的感悟
2016年04月16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司德泉(图书编辑)
  藏地的悠远、神秘令向往者为数众多,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和一次奋不顾身的爱情,也是“人的一生都应该经历的两件事”。然而,真正将藏地游付诸行动的却总还是少数人。这少数人里面,女性又是少数中的少数,独骑藏地行的女性,自然更是凤毛麟角。《藏地疯行》的作者鞠小薇女士,已逾知天命之年,却五次进藏、四次独行,所谓“疯行”名副其实。
  没有计划与准备,没有目标与运作,这就是鞠女士独行前的全部状况。这就注定了其藏地之行必是一波三折、刻骨铭心的。那沿途不期而至的世外桃源般的旖旎风光、神奇的哲蚌寺唐卡、变卖家当磕长头的朝圣者、倾情资助的达瓦卓玛一家、曾经鼎力相助的袁局长,对鞠小薇来说,这一切经历貌似已经足以说服自己“不虚此行”了。但我认为其收获更多的,应该是探索未知领域的经验与信心,是愿望的了却和诸多珍贵的感悟。
  也许,没有“说走就走”的“疯行”,鞠小薇会和我们多数人一样止步于对藏地行的憧憬,或者在反复计划、权衡中渐渐兴致淡然,或者是满足于浮光掠影的随众之游。如此,便不可能领略藏地的真容,也不可能有那一路跌宕起伏、啼笑交加的记忆。“疯行”的状况频出也可算意料之中,但是收获之宝贵却是意料之外的。
  人一辈子不可能没有遗憾,无论是凡人还是明哲,回首往事的时候都不乏心存种种遗憾。然而,这其中有许多遗憾是我们自己亲手制造的。
  我们在某个目标的面前畏首畏尾、吝于行动的理由包罗万象,但是追踪寻源不外乎对两个可能的畏惧:对于可能产生的种种困难应对信心的缺乏;对于可能的功败垂成的患得患失。殊不知,接受挫折与磨难的洗礼才能获得应对的经验和能力,这恰恰是信心的原动力所在。美国心理学家和作家尼尔·菲奥里在其著作《战胜拖拉》中写道:“我们真正的痛苦,来自于因耽误而产生的持续的焦虑,来自于因最后时刻所完成项目质量之低劣而产生的负罪感,还来自于因为失去人生中许多机会而产生的深深的悔恨。”也就是说,踯躅与等待同样在耗用我们的生命成本。如果不勇于去尝试和终结,总有一天,等待的成本甚或会超过我们付诸行动所付出的成本,得失之间也许是我们始料不及的。
  当捧读《藏地疯行》,在佩服作者毅力和激情的同时,会立时有一种开启行动的冲动涌动于内心,而且不管做什么,开启行动都是走向成功必需的起点。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