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前絮语】
卜迁于峄
2016年06月12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徐静  

  看到过这样一个比喻,说西周初期的各诸侯国像一群大一新生,一部分通过了高考——歧周代商之后仍存在的各个方国;一部分学生通过关系——西周王朝分封成为新的诸侯国。“山东古国系列”今天讲述的邾国,就是这个班上拿了一手好牌却没打好的“问题学生”。
  看过《不争气的邾国:没输给敌人,先败给了自己》这篇文章,知晓了邾悼公、邾庄公的荒淫无道,邾隐公的“乐不思蜀”,印象最深的却是一代明君邾文公卜迁于峄的故事:尽管有“利于民而不利于君”的占卜结果,邾文公却认为迁都“苟利于民,孤之利也。天生民而树之君,以利之也。民既利矣,孤必与焉”,如果迁都对民众有利,就是吉利!最终邾国的国都还是迁到了峄山脚下。《说文》有“夷俗仁,仁者寿,有君子不死之国”的说法,尽管邾国与鲁国的关系长期处于对立状态,但两国地理接近,在文化上彼此影响,“邹鲁文化”的基本特征是崇尚仁德。从邾文公的这段话中,可以清楚地看到邹鲁文化中的“民本”主义思想和人文主义的精神。正是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中,邹地在战国时期出现了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孟子。
  “古村记忆”栏目今天介绍的是胶东村落文登营村,一个“营”字,牵出了明朝营兵制的来龙去脉,也表明了这个村落作为海防重镇的地位。一个有着113个姓氏的村落,自然是五湖四海的移民聚居地,尽管在建立之初只是为了抗倭设防的军事目的,可经过几百年的岁月变迁,这个村落已经生出了属于自己的根脉,热血沙场的将士后裔成了同耕同作的村民,他们在过上平静安逸生活的同时,不忘收集起一把把曾深埋泥土的刀枪与剑戟,自建了一处只有百十平方米的小型博物馆。
  在这片齐鲁大地上,如果不是生于斯长于斯,你真不知道行走脚下的土地几百年前曾发生过什么,就如作者宋增芬在去过曾竖立着“五世进士、父子翰林”石牌坊的公家万村时,除了感慨当年同为明朝翰林院编修的公家臣、公鼐父子的显赫与荣耀,还发现许多人爱到这个村子的庄稼地里去寻宝。一个陶罐,几片简瓦,初听时感觉太夸张,而当作者真就找到了几块色泽和花纹不同的瓦片时,她不禁感慨而好奇,遥想当年,这里应是一片繁荣景象,眼前这些,又是谁家屋顶的瓦?是谁墙头的砖?哪一片才是公氏族人所有的?读来让人感到一种乡情,一缕温馨。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