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公交回应市民关切
公交分担率下降与出行方式多样化有关
2016年08月26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济南8月25日讯(记者 孟燕 通讯员 赵东云) 25日,本报刊发“治堵策”,提出了市民对省城公交专用道利用的期许。当日,济南市公交总公司召开治堵措施新闻通报会,回应市民关切。
  “从全国来看,大多数城市都面临公交分担率下降的尴尬。”25日,济南市城市交通研究中心主任刘彤感慨,公交分担率的下降和交通出行方式的多样化有关。“像摩托车、电动车、网约车都分走了一部分公交客流。北京的数据是有10%的公交乘客流向了网约车,城市越大这个趋势越明显,一般城市也有5%-10%的比例。”
  刘彤强调,目前公交专用道内时速在16-18公里,没有公交专用道在13-15公里。对于像济南这样一个目前仅有地面公交系统的城市来说,公交分担率的“极致”可到30%-35%。如果公交分担率达到40%以上的,绝大多数城市都需要建设立体化的公共交通网络,特别是轨道交通。
  若要提高公交分担率,一是要限制个体机动化出行,像一些大城市采取的限牌限购、加收拥堵费等措施。另一个就是提升公交系统,比如大力建设轨道交通,提高地面公交系统的快捷性、舒适性,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问题等。“公交网络完善了,对市民才有吸引力。”
  目前济南多条道路在施工,对公交线路运营带来较大影响。济南市公交总公司副总经理谢刚表示,公交部门将实时监控和调节线路运行秩序,科学调度,确保线路准点发车、均衡运行,不断减少大间隔及串车现象。
  齐鲁晚报记者了解到,今年除了开通334路、509路外,还将再开通八条公交线路。近期将开通西蒋峪公租房、阳光新路左转至市立五院以及诺贝尔城和翡翠东郡公交线路。
  同时,结合充电桩建设进度和纯电动车辆的投入使用,适时开通通勤快速巴士,满足出发地和目的地较集中的大众群体高峰期出行需求。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