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文字没有大道理,但能让你流泪
2016年09月04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姜淑梅的第一本书《乱时候,穷时候》出版后,被央视《读书》栏目邀请录节目,这是妈妈第一次去演播室。节目开始录之前,艾苓担心一辈子围着锅碗瓢盆、针线纺车转的妈妈到聚光灯底下被一帮观众围着,慌了怎么办。
  没想到,妈妈全程聊得乐呵呵的,在家里炕头上咋说话,在节目现场就咋说话。当时,妈妈一件事没说完被主持人截断话头,结果她抬手一挥说:“我还没说完。”引得现场观众一阵笑。原本计划两个多小时的访谈,一小时四十分钟就完成了。节目结束了,妈妈却意犹未尽:“呀,这就完了啊,俺还没玩够来。”
  “我想到啥就说啥。”姜淑梅笑着说,“反正我要说错话,人家就说这个老太太岁数大了。或者人家说,反正是个文盲。所以我不怕说错话。”
  跟姜淑梅说话是件毫无压力的事,看姜淑梅的书也是件毫无压力的事。淡然、没有腔调,是很多人对姜淑梅作品的评价。虽然她笔下的生活有快乐的有痛苦的,她笔下的人有嬉笑的有哀嚎的,但她讲故事的口气总是淡淡的。她就一五一十给你讲人讲事,不废话,也不摆道理,可是读完后又能让你流泪或叹气。
  在给妈妈新书做的序言中,艾苓拿妈妈的作品为参照审视自己的作品,她说:“娘的文字没有说教和文艺腔,而我总想阐释一个道理;她的作品出自乡间田野,我的作品更自我更小家子气。”
  艾苓说,妈妈这个认字没几年的老太太让她这个专业作家看到了自己的问题。她发现,之前自己太局限在自己的小世界,她开始跟妈妈学,规避腔调和道理,开始“上货”。“上货”是妈妈的说法,意思就是去外面找人聊天、搜集写作素材。
  以往去外地出差,艾苓都是看看风景看看朋友。现在也会抽时间单独约见学生,看看他们工作生活的地方,倾听他们的喜怒哀乐,力所能及提供帮助,也写出一批学生故事。爱人看了艾苓的《咱们学生》说:“确实超出你以往的作品,我被打动了。”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