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个本事,我不会生气”
2016年09月04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1985年,18岁的艾苓和48岁的母亲姜淑梅合影。
     艾苓说,妈妈对自己的帮助不仅仅是在写作上的启发。从小到大,妈妈带给自己最大的一笔财富是她淡然乐观的处世态度。
  初中毕业时,艾苓没考好,报考小中专分数不够,而比她分数更低的同学却接到了体检通知。艾苓和妈妈来到学校想找校长问问情况,正好碰上了班主任,班主任没听她讲完情况就一挥手说:“当初你报考的时候我就不让你报,现在后悔了吧,后悔也来不及了,你们别闹了。”
  十几岁的艾苓很委屈,教了她一年多的班主任居然把“闹”这个字眼放到她身上。她没有继续去找校长,拉着妈妈转身回家了。那个时候,她感觉走到了人生最灰暗的时候,小中专没考上,分数虽然高出重点高中分数线20分,但因为之前没有报考重点高中,没法去上。这样,她只能去当地一个普通高中,而当地人都知道,那个高中好几年没考出一个大学生。
  有一天,艾苓叹了口气。妈妈听到了,问女儿怎么叹气呢。艾苓说:“娘,你看我本来就笨,又去那样一个高中上学。我这不就完了吗?”妈妈说:“不对,你没考上小中专是老天爷知道你能考上大学。”艾苓说,当时感觉自己心里嚯的一声打开了一扇大门,一点也不堵了。
  到了高二,艾苓所在的学校唯一的文科班语文老师调走了,艾苓回到家跟妈妈抱怨这事。妈妈哦了一声说:“她调走就调走了呗,你语文这么好还用教吗,你不是数学不好吗,正好在语文课上补补数学。”
  高三,因为学校煤炭不够,上半天课放半天假。上午放学了,艾苓和一些同学不回家,继续在教室里自习。快高考了,人心浮动,同学翻来覆去地拿自己学校跟别人家学校比,说,“人家校长都在报高考指标呢,听说咱校长一个也没报,看来咱学校今年还是一个也考不上。”回到家,艾苓就把同学说的话讲给妈听。妈妈听了说:“你们校长肯定不知道学生里有你这样的,要是知道有你这样的,怎么着也得报一个啊。不报就不报吧,咱该怎么着怎么着。”最后,艾苓成了自己高中唯一一个考上大学的文科生。
  后来艾苓在文章中写,在自己成年之前,老妈就给了自己一笔“巨额财产”。那就是看世界的另一种角度,就是不管发生了什么都乐观,不抱怨。
  报告会上,姜淑梅跟底下观众说:“我有个本事,你们谁都学不了,就是我不会生气。”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