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迟到账防诈骗的作用不可高估
2016年09月26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晏扬
 
  近日,最高法、最高检、公安部、工信部、央行和银监会联合发布《关于防范和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通告》,从立案、侦办、起诉、审判、个人信息保护、电话实名登记、诈骗电话拦截、涉案资金止付等方面出实招,全方位打击电信诈骗犯罪。其中引起热议的一条新规是,从12月1日起,个人通过银行自助柜员机向非同名账户转账的,资金24小时后到账。
  延迟24小时到账之所以引发热议,是因为此举将不可避免地伤及人们转账的快捷性。生活中,人们难免遇到急事需要即时转账,延迟到账会带来极大不便,而且,向骗子转账毕竟是极小概率事件,为了防范极小概率事件而“误伤”海量的正常转账,增加了银行交易成本、市场交易成本、社会生活成本,划算不划算?这是很多人疑虑所在。
  有关部门显然充分考虑到了这个问题,所以只是规定在ATM上向别人转账资金24小时后到账。这是基于电信诈骗大多通过ATM转账的特点,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不仅让受害人有了醒悟时间,可以及时追回资金,而且可以有效阻止诈骗者迅速将资金分转到多个账户,便于警方追查资金流向。至于人们正常的即时转账,可以通过网上银行、手机银行操作,或者到银行柜台办理。
  事实上,随着网上银行和手机银行逐渐普及,如今通过ATM转账的已经越来越少。这就是说,ATM转账24小时到账,虽然仍会伤及一些人转账的快捷性,但实际影响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大,有关部门已尽可能将影响降至最低。为了防止电信诈骗,这样做也许是值得的,或者说是“非常时期”的非常举措。
  不过,延迟到账对于防止诈骗究竟能起多大作用,尚有待观察。看上去,延迟24小时到账给了受害人足够的醒悟时间,可问题是,只要骗子没收到钱,就会想方设法不让受害人醒悟。在很多电信诈骗中,都是因为受害人转账之后再也联系不上骗子,手机打不通,微信无回音,才恍然大悟自己被骗了。受害人上当受骗,无非是已经对骗子深信不疑,实行延迟24小时到账,无非意味着骗子需要多骗受害人一天,有何难哉?骗子只要仍正常接电话、发微信继续忽悠即可。这样的小花招,成天专门琢磨怎样害人的骗子们肯定能想到,更不要说有些受害人对骗子唯命是从,不惜欺瞒家人和警方,乃至多次向同一诈骗账户汇款,延迟24小时到账对他们恐怕毫无作用。
  另外,当ATM转账有了防范措施,骗子们必然“另辟蹊径”,比如要求受害人通过网银转账。到时候,总不至于网银转账也实行24小时后到账吧?那样的话,成本太高了,也无法获得民众的理解和支持。
  所以,延迟到账防诈骗的作用不可高估,“可以基本上杜绝电信诈骗成功”恐怕是想当然,未免太小瞧骗子的伎俩了。说到底,延迟到账只是防止电信诈骗的措施之一,它不可能单独发挥巨大作用,只有多种措施并举,将此次六部门出台的“实招”一一落到实处,形成全方位治理网络,才能有效遏制电信诈骗。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