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健
黎墟村位于枣庄市薛城区沙沟镇境内,自元初年间,张姓先人从古滕奚村迁来在此立村居住。
黎墟原为镇,是西汉屯兵之地。村中有很多古井,地下遗存大量铜箭头和汉以后的砖瓦残片。清《滕县志》《滕图志》均称黎墟。黎墟村土层深厚,地下水位浅,土壤供肥强,适宜广植高粱。“秫秸编席”就诞生在此,这一民间工艺现已成为薛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
晚清民国时期张氏家族落信、永信、正信三兄弟提议,族人积极响应,在村东北角、大沙河南岸原有庙址上扩建祠堂(俗称家庙)。几字形建筑围成一个大院,其中最大的一间,东西长19米,中间柏树树干立柱支撑,可同时容纳上百人聚集。其东、西厢房18间,大门朝南,门楼威严,由199块条石砌成,有这样气派的家庙,可见这个村落的与众不同。 上世纪二十年代之后,张氏家庙除祭祖外又有了新的用途,成了本族孩子们的学堂。始初,只是族人孩子在此学习,教书人也是本家内的私塾先生,学习用品由本家富户捐赠,最多时有20名学童。后张姓与本村褚姓、李姓有了姻亲关系,来此读书的儿童渐增。成绩好的孩子从这里考入“曙光小学”“三育小学”“茶棚小学”,后考入山东省立曲阜师范、兖州民师、峄县师范等学校继续深造。张氏二十世立峰(冠伍)小时在此读书,师范毕业,任茶棚学校教员和校长时,又把周边的李家楼、扳倒井、庞庄等村的儿童接收到家庙内学习。曙光小学的董一博校长曾多次安排学校教员到家庙学堂传授儒家思想。
早期职业革命家、共产党人郭子化一行1933年秋在滕八区开展工作时,曾以商人的身份借宿家庙,看到黑板上书有《百家姓》《三字经》内容时,欣然在黑板一角写下“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落款赠“黎明学堂”。离开时,给庙守顾天中留下两块银圆,希望学子将来成为建设国家的人才。庙内业余办学近二十年,彭德政(又名彭爱民,建国后任江苏省煤炭生产指挥部党组副书记)曾回忆说:“抗战开始学堂停办,教员们多数加入共产党的队伍,个别人参加了国民党,大家一起打击日本侵略者。”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中共沛滕边县委和临城县委的主传珍、黄天明、张庆林、王修庭、李子敬等领导,以教师、医生、商人等身份在此召集进步青年集会,宣传抗战思想。鲁南民众抗日自卫军、铁道游击队、微湖大队的董尧卿、杜季伟、刘金山、张新华及队员,都曾在此或交换情报,或稍作休整,或护送首长。1945年临城八区武工队(隶属于鲁南军区)曹文耀队长在此接应峄西区(驻西棠阴)派员送来的“一箱货”(后得知是黄金,从胶东转来,送往革命圣地延安),经过微山湖安全送往下一个情报站,为此受到上级的通报嘉奖。
鲁南军区团参谋长褚耀斌,1941年2月20日来黎墟乡参加应征青年入伍抗战动员会后,被日伪军包围,他带领人员英勇还击,不幸中弹牺牲。当晚,滕县武工队副队长杨广立、八区锄奸队队长杨家顺将烈士的遗体安放在庙内,族长和庙守负责给英雄上香、烧纸。事后,时任鲁南军区副司令员孙伯龙,来到庙里对张氏族人冒险保护褚参谋长的遗体表示感谢。
建国前夕,时任鲁南军属管理委员会生产委员兼滕县支前大队教导员张冠伍(系鲁南区党委班子成员)召集族人开会,商议将家庙场所捐赠国家,祖先牌位入土村中前老林(墓地)。这一举动,受到时任临城县委书记王吉德的称赞。1949年7月,在原八个行政村联防会管辖区域不变的基础上,组建乡政府。彭德志以百分之九十五的黄豆粒(今称选票)当选为第一届黎墟乡乡长,办公场所就设在张氏家庙。乡政府撤并后,这里先后成为本村小学、村民粮库等公共活动场所。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
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