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面交流拉近家校距离
四方小学举行入户家访活动分享交流会
2016年12月15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电话、QQ、微信,即便当前的沟通交流方式便利又多元,青岛四方小学的老师依旧坚守用传统的入户家访,去更全面地了解孩子。历时一个多月的家访活动结束后,12月13日,四方小学老师们进行了家访分享交流会。“走进孩子家里,与家长面对面的沟通无可替代。一次家访不仅让我更加全面地了解孩子,还促进了孩子积极向上发展。”一名班主任感慨。
  从10月份开始,历时一个多月,青岛四方小学各科任课老师、行政人员利用课余和周末休息时间,“倾巢出动”,奔走在各个小区,到学生家里“串门”。据介绍,学校共有814名学生,其中693名学生被入户家访,占总人数的85.3%,剩余的学生,因父母时间等客观原因,接受了电话家访和网络家访。四方小学德育主任孙海红介绍,今年学校的家访活动更加为家长考虑,让家长自主选择家访时间和家访老师。“我们提前给家长发放家访卡,家长根据自己的时间,填写家访的时间,选择哪一位老师来家访。这就大大提高了家访率。”孙海红说,出发前,老师们会做足功课,提前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性格特点等。12月13日,四方小学老师们针对本学期的家访活动,开展了分享交流会。
  “每当我完成一次家访时,我都会体会到电访所不能达到的效果。面对面促膝交谈与电话里的听声不见面,那感觉和效果就是不一样。它让我更全面地了解了孩子,同时也带给我别样的感动。”张艳老师担任的是音乐教学,她带了一批社团学生。社团里的小宇成了张艳的走访对象之一。“小宇是个很聪明的孩子,每次回家都是爷爷、奶奶来接,在排练中从不缺勤,也从不喊苦喊累。但是来到她的家里我楞住了,原来孩子不是和爷爷、奶奶一起住,更不是和爸爸、妈妈一起住,而是和他的三爷爷住在一起。”通过这次走访,张艳真实地了解了小宇的家庭情况。“但孩子没有被这些外在因素影响,在学校中表现优秀,这让我觉得肩上责任更重了。”张艳说。
  四方小学有较多的新市民子女,不少父母因为忙于生计,无暇照顾孩子。二年级语文老师王春晓说,通过走访,她看到,有的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很粗暴,这使得她们肩上的责任更重了。“我们没办法选择家长,我们只能选择不同的教育方式来对待这些更需要我们关心的孩子。”不过,令王春晓欣慰的是,很多家长和孩子看到老师来了,非常高兴。“有几个孩子,经过家访的深入交谈和了解后,在学校的表现变得很好。”王春晓说,良好的家校关系是教育很重要的一环,而家庭和学校的这种联系主要的就是通过家访、家长会这样的形式来实现。而平时见面的简单聊几句,或者电话里的沟通等,都无法替代促膝交谈、实地了解的家访。
本报记者 李珍梅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