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战钢锯岭》背后的冲绳故事
2016年12月24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刚过去的一周,无论是喜欢看电影的文艺青年,还是关心国家大事的有志青年,估计都把目光投到了离咱不远的一个小群岛——冲绳。正在热映的美国大片《血战钢锯岭》取材于二战中爆发在这里的惨烈战斗。在现实中,驻日美军与当地岛民之间的博弈同样惨烈——再次坠落的“鱼鹰运输机”激起了岛民的愤怒,他们要求日本政府出面让美军基地滚蛋。本周,在冲绳岛民的强烈要求下,驻日美军终于一口气归还了4000公顷基地用地。
  小小一个美军基地,为什么招来冲绳人这么大的火气呢?说起来,这还真跟《血战钢锯岭》背后那段历史有关。
  鲜血淋淋的《血战钢锯岭》确实再现了现实中冲绳战役的惨状。从日本人的角度讲,不少右翼分子至今还吹嘘说冲绳战役是个“奇迹”。的确,山穷水尽的日军在这场战役中展现了最后的疯狂,居然跟美国人把伤亡比拼到了接近1:1(美军损失7万人,日军损失9万人),可以说是整个太平洋战争中他们拼得最“够本”的一次。
  然而,在这个“奇迹”背后,日本人一直有意忽略了当地平民的伤亡。在整场战役中,冲绳平民死了15万,当时岛上的平民人口总共才47万,死亡率高达三分之一。
  为什么会死这么多人呢?这个锅得由当时的日本政府来背。二战末期,破罐子破摔的日本政府提出了“一亿玉碎”的本土决战计划,意思是让全体日本国民给战争殉葬。在这个疯狂想法的影响下,冲绳作为“本土决战”的先导,当然要起“模范带头作用”,所以,全日本对冲绳都是一副“诸君先行玉碎,我等随后就去天照大神那儿会合”的态度,连哄带逼地把冲绳人送上了战争的祭坛(在15万阵亡平民中,有两万冲绳民众是被日军的刺刀逼着“玉碎”的)。
  但人算不如天算。冲绳战役打完后,美国人一算账,觉得这么打得不偿失,于是转换思路,亮出了原子弹这等大杀器,被吓尿的日本政府非但没有“一亿玉碎”,反倒“一亿下跪”,向美国人投降了。这一神转折真是让冲绳人民欲哭无泪——说好了一块儿自杀,我这儿“先干为敬”,你又留恋人生了,你逗我玩呢?
  更坑爹的事情还在后面。战后,裕仁天皇也许是自觉对发动战争有责,搞了个声势浩大的“人间巡游”,跑到日本各地区访贫问苦。一圈转下来,人们居然发现唯独少了战争中牺牲最大的冲绳。有好事的记者把这话提了出来,人家天皇冷冰冰地回了一句:“日本的岛屿我都去了。冲绳人希望我去,这样的话我没有听到过。”
  这明显是把冲绳不当自家领土的意思。当然,当时不去冲绳,好歹还有块遮羞布,毕竟战后冲绳被美军托管着、地位未定,去了不方便。然而,1972年,美国将冲绳“返还”给日本,在此后直到去世的将近20年里,裕仁依然没有踏上过冲绳,连最重要的“复归仪式”,都是皇太子代为参加的。
  如此反常的举动,引得日本国内议论纷纷。往好里想的人认为,这是天皇感到对冲绳人民有愧,不知如何面对他们;往坏里想的则“危言耸听”,说裕仁早在战后就跟驻日美军司令麦克阿瑟交了底了:你们美国人不是稀罕冲绳是块战略要地吗?那好,只要不折腾日本本土,对于冲绳,美国人可以随便处置。
  到底哪种说法是真的?从日本政府现今对冲绳问题的处理方式来看,后一种的可能性更大——在1972年“复归”时,冲绳原本有一个选项是独立。日本政府为了压制冲绳的独立倾向,许诺说未来会利用日本的国家影响力与美国人交涉,撤销在冲绳的所有美军基地。孰料这个承诺非但没有实现,驻日美军反而在冲绳复归后越聚越多,如今冲绳一县的驻日美军用地竟然占到全日本美军用地总量的70%。
  看来当年裕仁把冲绳当弃子的传闻真的所言非虚。如今,冲绳战役的血雨腥风已经过去70年,但冲绳似乎仍然不被日本政府当成亲生的——此情此景,你让冲绳人民怎能不怒呢?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