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医养结合”到“医养融合”
我省今年预计新增6万个养老床位
2017年02月07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在济南历下区元新老年乐园,院长侯庆庆在陪一名老人聊天。(资料片) 本报记者 范佳 摄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公办养老机构改革,积极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养老服务业,发展医养融合型养老机构,大力提升居家养老水平。对此,代表委员和相关专家表示,我省将更加注重养老机构“医”和“养”的结合,将新增养老床位6万个,特别是着眼于失能老年人护理需求,优先发展医养结合型养老床位。

  本报记者 陈玮 王小蒙    

新增养老床位中
医养结合型优先

  2016年山东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建设一批医养结合服务综合体。省政协委员、省老龄办副主任肖培树表示,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结合”变成了“融合”,体现了养老行业发展的主导方向,“医”和“养”的结合更加紧密。
  省人大代表、山东幸福世家老龄产业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徐险峰说,“医养结合”是以养为主,可能会存在医和养结合不紧密、搭配失调、配合不默契等问题,而“医养融合”是将医疗融入养老,两者结成一体,即在养老综合体或养老机构植入医疗和健康职能。他认为,“医养融合”这个更大目标的提出,是吸取以往“医养结合”的经验和不足,更是基于目前严峻的老龄化形势。
  “目前我省老年人带病养老比例很大,养老机构没有医疗非常不方便。”肖培树说。近年来,我省人口老龄化呈现快速上升趋势,老年人口大幅增加。我省现有60岁以上老年人1900多万,占全省总人口比例超过19%,数量居全国首位。到2020年,全省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增加到2200多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比重达22%以上。与此同时,需要长期医疗护理的老年人数量逐年增多,“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越来越成为老年人的刚需。”肖培树说。
  记者从相关部门获悉,全省有2600多家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的达200余家,内设诊所、卫生室的1000余家。
  徐险峰表示,尽管“医养结合”已提出多时,但真正操作起来,仍有一定的难度。例如从政府职责划分来看,民政部门和卫生部门都有分管,但紧密配合不是很到位。而要实现“医养融合”这个更高层次的目标,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扶持。
  “相比之前,我省对于医养结合养老机构的推进力度在不断加大,数量也在不断增多。”肖培树说,今年省政府出台《养老服务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省卫生计生委等部门出台《加快推进医养结合工作的实施意见》,对推进医养结合养老机构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省民政厅相关人士表示,2017年新增养老床位6万个,特别是着眼于失能老年人护理需求,优先发展医养结合型养老床位。
医养融合
还得让老人住得起

  发展医养融合养老机构,还应该考虑老人的承受能力。“养老机构对于失能半失能老人的收费,加起来一个月至少3500元,条件好的甚至要上万,医养结合养老机构收费比普通养老机构还要多。”济南天桥区金悦老年休养院院长冉树玲说,这使得不少家庭条件一般的失能半失能老年人无法住进养老机构。
  据了解,目前实现医保报销的养老机构仍然比较有限,全省实现医保报销的养老机构只有100余家。“养老机构实现医保定点,仍然面临着很多瓶颈亟待突破,同时也制约了医养融合养老机构的发展。”不过,目前,济南、青岛等多地已开展职工长期护理保险,对入住养老机构的老人进行补贴,从而减轻老人的负担。
  据了解,下一步我省将加快《山东省养老服务促进条例》立法进程,进一步明确有关部门职责,理顺政府、市场、社会、个人的关系,全面提升我省养老服务社会化、市场化、产业化水平。配合有关部门出台医养结合发展、长期护理保险等方面文件,为医养结合发展提供政策支撑。此外,我省还将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降低准入门槛,简化审批手续,鼓励改造闲置设施用于发展养老服务,积极稳妥解决老旧养老服务设施的手续问题。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