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运河畔的亚平宁味
2017年03月24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阿莱准备为客人端上甜点。
  夫妻俩的小浪漫。
  阿莱展示制作的披萨。
  夫妻俩聊天。
  与好朋友一起聊天。
  阿莱尝试与邻居交流。
     文/图 本报记者 汪 泷
         李岩松

  初春的下午,穿城而过的老运河畔,因为生意红火,留着络腮胡子的阿莱桑德罗常常顾不上欣赏这座东方老城的魅力,而要忙着采购晚餐所需的食材。
  阿莱桑德罗,一个地地道道的意大利人,来自于亚平宁半岛古老的历史名城维罗纳。
  与济宁结缘,是因为几年前在家乡结识了在那里求学的济宁姑娘倪秋洁。“我以前就酷爱中国文化,孔子、孟子、老子这些历史人物我都知道。”正因此,当两人相恋之后,阿莱怀揣着对东方文化的向往和在中国开家正宗意大利餐厅的愿望,两年前与倪秋洁一起来到中国。
  “他喜欢中国文化,北京、上海、武汉、济南、西安,他去过的城市比许多中国人还多。”游遍来了大好河山后,阿莱跟随爱人来到济宁,几经选址后在老运河畔开了这家意大利餐厅。“古老的砖墙,悠久的太白楼,飘扬的河畔柳枝,还有竹竿巷的千年美名,都深深吸引了我们。”
  去年,他们的餐厅开业了,不仅成了不少济宁“吃货”的必选之地,还成了许多在济生活的外国朋友们最爱去的地方。倪秋洁告诉齐鲁晚报记者,几乎每天都是6、7点钟本地食客们来品尝美食,8、9点钟是欧洲食客们的就餐时间。生活习惯上的差异,反倒让这家地道的意大利餐厅格外红火。
  如今在济宁生活了快两年,闲暇时间阿莱都会看看与中国传统文化有关的书籍,“现在在看《易经》,”倪秋洁笑着说:“说来惭愧,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比我都多。”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