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暖
莱州市三山岛街道过西小学四年级二班唐欣瑞指导教师吕松波
2017年03月24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因为喜欢朗读,所以我特别关注语文老师的朗读指导。我的语文老师是一位年轻漂亮而有内涵的女老师,在她“润物细无声”的影响下,我的朗读水平是逐日提高。
  记得学习《父爱》这篇文章,班里一个男同学朗读“贫困的家境”这一自然段,他朗读并不流利,而且朗读得没滋没味,全班同学都感觉像在喝白开水。老师用心地对我们说,朗读既要准确又要流利,更要有感情,这个自然段是为后面文章做铺垫,我们应该读出父亲的那份心酸与不易,让听众为之感动。说完,老师深情地范读起来。我们不由自主地的被老师带到一个贫困的家庭中,一位苍桑的父亲出现在我们面前,一张长满皱纹的脸和一双粗糙的手。当听到“父亲起早贪黑忙碌着,几次晕倒在修车铺里”时,我的心像是被什么东西猛地揪了一下,短短的几句话,在底蕴深厚的老师的口中却能描绘得惟妙惟肖。我们全身都像触电了一样,感慨老师丰富的感情。我们都尽力模仿着,学习着。
  配乐朗读,更是扣人心弦。音乐一响,所有的同学都沉浸在凄凉的音乐中,老师先范读,她一边模仿父亲的语调,一边配上合适的动作,这一个自然段主要描写父亲给孩子买鞋的情景,他虽没钱,却执意要给孩子买。已身为父母的老师触景生情,声音都颤抖了,班里脆弱的女生听到这里都偷偷的哽咽起来。我比较坚强没有哭,但是泪水已经在眼眶中打了好几个转儿了。我不由自主地想起了自己的爸爸妈妈,他们为了供我上学,也是历经沧桑劳累不堪,平时从来不看在眼里,今天却一下子涌上了心头,心里酸酸的。
  在老师的范读的引领下,我大胆尝试,第一次满怀激情地朗读起来。我似乎走进课文中了,身临其境,真心体会到父亲的不易,而且越读越有感情,似乎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朗读结束了,老师在黑板上写下几个字,“身临其境,传递温暖”字虽不多,但言简意赅,我将此铭刻在心。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