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响“聊城品牌”,提升聊城影响力
截至去年底,全市有效注册商标24859件,居全省第7位
2017年03月24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文/片 本报记者 邹俊美

  3月23日,市政府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市工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罗本江同志就聊城市实施商标战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介绍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罗本江在发布会上介绍了聊城商标注册的基本情况、基本特点以及取得的成效和下一步工作的重点。  
  ◎取得的成绩
去年聊城商标
注册量增长迅速

  罗本江介绍:2016年,全市新申请注册商标8030件,新注册商标4631件,新认定山东著名商标20件,新增马德里注册商标1件,新增地理标志证明商标1件。截至2016年底,全市有效注册商标24859件,居全省第7位,同比增长21.2%;中国驰名商标22件,山东著名商标115件,马德里注册商标18件,地里标志证明商标22件。
  罗本江说,近年来,全市有效注册商标每年以4000多件的速度递增,每年增幅约20%;2016年山东著名商标新认定20件,通过率100%,增加数量为历年之最,年增幅约18%,地里标志证明商标新增1件;2015年来,新增中国驰名商标3件。全市有效注册商标增幅、山东省著名商标增幅、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和中国驰名商标增幅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工作的重点
建驰、著名商标
争创储备库

  罗本江说,实施商标品牌战略的目的不是为品牌而品牌,而是要充分发挥商标品牌对市场特色经济的带动引领作用。下一步,聊城市工商局将建立驰、著名商标争创储备库,不断完善商标品牌运行机制。开展“商标助企大走访”活动,以建设紧密衔接、结构合理的良性梯队为重点,切实抓好驰、著名商标培育工作,鼓励优势企业争创省著名商标和中国驰名商标,大力培育一批像东阿阿胶、中通、泉林、金号等在山东乃至在全国叫得响的“聊城品牌”提升聊城的影响力。
  罗本江说,工商局还将建立服务企业商标工作机制,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市场竞争力;大力发展地理标志商标,促进聊城农业供给侧改革;加大国际商标注册和保护力度,推进品牌国际化;建立商标人才培养机制,为商标品牌工作提供智力支撑。
◎商标的价值
一个驰名商标
扭转企业不利局面

  罗本江说,商标是知识产权、是企业或持有人的无形资产,在企业上市、转让、合资、合作时,一经评估则是真金白银,如聊城的东阿阿胶,上市20多年,上市评估的市值是3亿元。
  罗本江说,商标的引领作用日益明显,有效推动企业升档提质和全市经济发展。冠县冠星纺织有限责任公司,2015年下半年商标“冠星”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该企业2015年之前经营持续低谷,由于品牌建设有力,2015年之后,扭转这一不利局面,年利润同比增幅和销售量同比增幅较大,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企业得到了明显较快发展。2016年在冠县上缴国家税金企业中排第6名。
  罗本江说,地里标志证明商标带动聊城农业发展。去年以来,聊城成功打响了“聊·胜一筹”这一农产品商标,以“聊·胜一筹”整体品牌形象为引领,聊城优质安全农产品正在大步走向全国。此外,全市各县农产品协会对具有传统优势和独有地理环境的农产品,积极对其进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注册,努力打造蔬菜、粮食、瓜果、肉制品等产品知名商标,截至目前,全市共有莘县蔬菜、临清大蒜、高唐驴肉、东阿小麦等农产品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2件,初步形成了以地理标志商标为抓手,具有较强竞争力优势的农产品体系,有效提升聊城农产品的品牌形象。

  市工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罗本江出席新闻发布会。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