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力争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对已脱贫贫困人口,年内组织一次“回头看”
2017年03月24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三庄镇张庄“扶贫车间”。
     本报3月23日讯(记者 化玉军) 记者在全市农村暨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获悉,去年,全市完成脱贫27641人,超额完成省下达的年度脱贫任务。目前,全市仍有15816名贫困人口,并且80%以上分布在非贫困村,86%因病、因残致贫。会上提出,今年要一鼓作气,敢打必胜,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基本完成脱贫任务。
  会上提出,要在思想认识上充分认清扶贫工作的艰巨性。各级既要坚定信心,加紧干、带头干、沉下心来,切实下一番“绣花”工夫,又要坚持“扶贫先扶志”,引导贫困群众树立主体意识,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靠自己努力改变贫困面貌。
  在具体工作中,今年将向莒北、莲西、港西和岚西北四个重点区域和无劳动能力贫困人口、“插花式”贫困人口和已脱贫人口三个重点群体再聚焦。对于无劳动能力贫困人口和“插花式”贫困人口这两个群体,要将扶贫的多种措施整合起来,形成“组合拳”,还要进一步促进部门、社会帮扶力量与这两个群体有效对接,加快他们的脱贫步伐。对已脱贫贫困人口,要实施动态管理,并在年内组织一次“回头看”,看看脱贫标准严不严、推出情况实不实、脱贫成效稳不稳,防止因为工作不到位、出现遗漏,造成隐患。
  此前,日照在扶贫工作中已经探索出一些工作措施上的好方法,如资产收益扶贫、农村孝德基金建设、“土地流转+就近就业”模式、小额扶贫信贷委托经营模式等。今年要继续强化推进,不断完善,坚持“输血”和“造血”并举,物质脱贫与精神脱贫并重,深入实施“十大精准扶贫行动”,进一步在扶贫广度深度上下功夫。要突出产业扶贫,抓好金融扶贫、在更大范围推广实施保险扶贫,并在健康扶贫上下深功夫。
  同时,会上强调,在制度保障上,要着眼长远健全机制,贫困人口管理动态化要作为一项长效机制坚持下去,包联帮扶要制度化,不断推进扶贫资产规范运营,并探索建立符合实际的扶贫产业收益分配制度和办法。对于穷尽所有开发式扶贫措施仍不能脱贫的贫困人口,要全部纳入低保保障范围,还要让贫困救助常态化。通过不断完善政策措施、健全扶贫制度,推动扶贫工作由消除绝对扶贫向解决相对扶贫,由消除农村扶贫向统筹解决城乡贫困“两个转变”。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