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韩“萨德”已具备拦截能力
专家:对中国已形成实质性威胁
2017年05月03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讯 驻韩美军2日确认,在韩国部署的“萨德”反导系统装备已经具备拦截能力。
  驻韩美军发言人罗布·曼宁在一份声明中说,驻韩美军确认“萨德”系统处于“可运行”状态,“具备拦截朝鲜导弹和防御韩国的能力”。
  4月26日,在当地民众的反对和抗议中,韩美在尚未完成环境评估等情况下,强行把“萨德”系统部分装备部署于韩国庆尚北道星州郡,部署过程中与阻拦“萨德”装备进入的当地民众及和平人士发生冲突。
  韩美强行加速“萨德”部署在韩国引发强烈抗议。韩国民众4月29日晚在首尔光化门广场举行烛光集会,批评“萨德”部署计划非法且无效,要求撤走“萨德”系统。星州当地居民及和平人士近来多次阻拦“萨德”装备进入部署地,并与警方对峙。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耿爽在2日的例行记者会上表示,在“萨德”反导系统问题上,中方的立场是非常明确的,也是坚定的。我们反对美国在韩国部署“萨德”反导系统,敦促有关方面立即停止部署进程。同时,我们将坚决采取必要措施,捍卫自身利益。
  在中国导弹技术专家、量子防务首席科学家杨承军看来,“萨德”配套的侦察预警系统对中国的实质性威胁已构成。杨承军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除外交上的抗议,中方也可进行军事应对,如高调宣布试验成功的“东风-41”导弹列装。
  杨承军认为,“萨德”系统对中国已形成实质性威胁。他分析说,威胁中国的不是“萨德”导弹,而是其配套的侦察预警系统,该系统对我国的东北、华北、华东地区都形成单向透明,会令我们的一举一动都很清楚。“‘萨德’系统的导弹威胁并不大,因为数量少……因为‘萨德’的侦察预警,我们在广阔土地上的军事动作、经济活动和重要建筑、重大工程项目都一目了然。”他认为,经过把空运、海运零部件组装,完成红外、X波段雷达等系统与萨德指挥所联网调试,并进行发射点、瞄准点、基准点、检查点的测量后,“萨德”系统就具有初步拦截能力,可以拦截不同型号和质量的导弹,以及飞行侦察器等目标。
  杨承军表示,针对美韩部署“萨德”,我们外交上的抗议和反对已经不够,要有军事上的应对。他提道:加强针对东北亚战略方向的军事存在,增加兵力、武器装备以及作战能力;高调宣布我们的重型武器列装,如试验成功的“东风-41”导弹;强化针对东北方向的空基、海基作战力量的明确信息;抓紧构建战略侦察预警系统并形成实战能力;除年度计划的训练和演习,组织有针对“萨德”构成威胁和侦察的训练和演习;加强东北、华北、华东地区重要目标的防御,以及科学隐蔽和伪装,如光学伪装、红外伪装。杨承军特别强调,在科学隐蔽和伪装方面,我们有丰富的经验。 据新华社、环球时报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