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运行调度会直击“痛点”现场解四项目难题
2017年05月03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济宁5月2日讯(记者 于伟) 4月28日,在济宁高新区经济运行调度指挥中心第二次会议上,4个重点项目集中上会,现场集中研究解决项目建设困难和难题。
  在这次会议上,研究了2017第一批模拟审批项目问题。所谓模拟审批制度是“提前介入、拓展服务、并联审批”的行政审批模式,对提高行政效能、加快投资项目进度、打造高新特快品牌具有重要意义。
  会上研究的模拟审判项目为济宁高新区杨村煤矿中学改扩建工程和综保区建设项目,均面临用地、资金等困难和问题。包括经发局、社发局、国土、财税及各产业处、区属国有公司等经济运行调度指挥中心成员单位纷纷献言建策、研究分析并认领问题清单,确保杨村煤矿中学改扩建工程及综保区卡口大门及保税仓库按时开工建设。
  在随后研究华能黄屯热电联产项目及圣地智能产业园项目中,针对列出的问题清单逐一研究分析,其中一些问题现场拍板解决,对不能现场解决的,列出任务时间表,确保研究的问题,要件件有落实,件件有回声。
  作为济宁高新区经济运行的指挥棒,自成立1个月以来,济宁高新区经济运行调度指挥中心启用办公场所、落实了工作人员,成立了综合协调组、运行监测组和督查督导组,完善办公例会制度,信息采集制度,问题解决、反馈机制,督查督导机制,在运行机制上建立产业处联系机制、重点企业联系机制、企业问题解决机制。一个月以来,共梳理、解决重点企业反馈问题23个。
  今后经济运行指挥中心还将继续发挥好调度指挥中心的统筹协调指挥作用,将全区经济部门力量进一步整合起来,注重运用专业化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加强运行监测,深入一线搞好调查研究,搞好问题反馈,强化督导落实,真正把调度指挥中心打造成为抓全区经济运行工作的主要平台与机制,依托这一有效模式,切实做好经济运行、服务企业和项目建设等各项工作。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