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口“秀”生活,胶州上演乡村故事会
村民谈获得感,800余村庄将相继开展宣讲活动
2017年05月03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乡村故事会”在胶州个村庄陆续上演。 刘震 摄
     本报5月2日(记者 刘震 通讯员 刘伟) 连日来,胶州各式各样的“乡村故事会”在不少村庄上演,村里的老人、致富能手、道德模范等典型人物纷纷上台表演“脱口秀”。目前,已经在20余个村开展了57场宣讲试点,下一步将在全市800多个村中全面铺开。
  “看完了文艺表演,俺看时间还早,咱顺便开个座谈会,拉拉呱、唠唠嗑,聊聊当前的好日子,大伙说中不中啊?”“中!”5月2日上午,主持人话语刚一落地,现场200余名村民便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争相鼓掌欢呼,胶州市西松园村第一期“乡村故事会”正式开始。
  记者在西松园村幼儿园看到,现场不设主席台、不用会议桌,主持人与宣讲人员只设简单座椅,观众席座区呈扇形环绕主持人及宣讲人员,不少村民自己搬着凳子、带着马札便赶了过来,坐着的、站着的,将院子围得水泄不通。当天,老村支书高祀成、村民王宏和最美胶州人赵勤霞先后上台讲出了自己的故事,台下观众掌声不断。
  据了解,“乡村故事会”是胶州市“身边故事村村讲”宣讲活动在农村的特色品牌,主要是通过身边人讲身边事、唱身边曲儿的方式,用通俗的语言、典型的事例展现家乡发展、村民生活日新月异的变化,让群众在感同身受中实现自我教育和自我提高,激发爱家、爱村、爱国热情。
  “乡村故事会之所以如此受欢迎,是因为其务实而又接地气。”胶州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宋振祥介绍说,宣讲特别注重让真人讲真事,本村的人、大家认识的人,用“大白话”“本地话”讲述自己的故事,让群众在欢声笑语中有所感悟。
  截至目前,胶州市相继在胶北、胶西、里岔等镇办的20余个村开展了57场宣讲试点,因村置宜、一村一品,采取快板、三句半、茂腔小戏、边说边唱等多种文艺形式,在表演的同时讲变化、谈感受,传播主流价值观,让群众在欢乐之余真正有所收获,并积累了宝贵的经验,逐渐夯实了“乡村故事会”的品牌基础,下一步将在全市800多个自然村中全面铺开。
  为此,胶州市面向全市征集百姓宣讲员,全市各行各业的各类先进典型、“五老”人员、党建网格员等均可加入队伍。目前,宣讲队伍成员已经突破200人。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