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岁戏娃一亮相观众们都醉了
第二届“漱玉平民杯”社区文化节走进牛旺庄
2017年10月19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7岁小演员姜珺尧的京剧表演获得居民的热烈掌声。
     14日,齐鲁晚报创刊30周年暨第二届“漱玉平民杯”社区文化节活动走进牛旺庄,为社区居民送去了便捷的服务、精彩的演出,尤其现场的削苹果互动环节,不但增进了邻里感情,也引发了大家对于家庭爱心的讨论。
  文/片 本报记者 王倩 林媛媛

比赛削苹果
居民个个都挺棒

  当天下午举行的互动环节削苹果,引来了不少社区居民参与。根据比赛规则,同等大小的苹果,要比拼的就是谁削下的苹果皮最长。听说了这样的比赛项目,不少居民自告奋勇参加比赛,“我都是一次性完成,果皮不带断的。”一位阿姨第一个举手,报名参加削苹果比赛。
  第一组参赛居民由三名女性和一名男性组成,随着主持人的一声令下,4位居民熟练地用刀削起苹果来。“对于削苹果皮,我也有经验,刚开始的第一刀很重要,也就是开端的皮,这块皮的厚度一定要厚薄居中,这才能给后面的削皮开个好头。”参赛的居民削得认真,围观的居民也交流起了经验。
  “最右边的这位女士削得最好,非常娴熟。”围观者都被一名参赛者所吸引,苹果已经削了一大半,果皮一点都没有断,“是不是那个样,一下就能看出来。”现场居民称,这位女士肯定是4个人中削得最好的。果真如大家的猜测一致,这位居民的果皮削得最好,果皮长度最长。
  接下来的几组比赛,社区居民都展现了自己的风采,但结果也截然不同,有的果皮削得非常好,有的则削成了七八段。
  作为削果皮最好的刘女士现场给大家介绍起了经验,“开好头之后,大拇指顺着水果刀随着苹果的圆面慢慢削皮,在削皮的过程中注意苹果皮的厚度,快断的时候就削厚一点就可以了。”刘女士边讲解边做示范,她还说了另外几个小窍门,比如在苹果的中部位置,可以顺着圆面将苹果皮的宽度变宽一点。这些窍门,大家表示很受用。
互动小游戏
引发家庭爱心讨论

  在互动游戏进行过程中,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参与比赛的居民,大家普遍表示,在家里经常削苹果,而削苹果皮不断的技艺也大多是在日常生活中锻炼出来的,“我经常为老父亲削苹果。”一名60多岁的居民表示,他的父亲已经接近90岁,老人爱吃苹果,所以他在家经常削苹果给父亲吃,有的时候一天要削两次。
  而说到在家里为谁削苹果的话题时,居民各抒己见,“我为孙子和老母亲削果皮”“在家里,都是爷爷为我削果皮”“爸爸,爸爸削苹果皮特别好”……
  对于大家的讨论,一位居民道出了其中的玄机,“大家个个都很棒,虽然这是简简单单的削苹果皮,但实际上这里面包含了满满的爱意。”
艺术团献上红歌
台下居民跟着唱

  社区文化节上,由齐鲁晚报张刚大篷车公益艺术团兵妈妈分团带来了一场精彩纷呈的演出。
  演员们为社区居民准备了《再唱山歌给党听》《沂蒙女儿》《我们的中国梦》《山歌唱出好兆头》……一首首红色歌曲,表达大家喜悦的心情。
  “我是一名老党员,能上台为社区居民唱首红歌,觉得非常光荣。”艺术团成员马杰说。而很多社区居民听到这一首首耳熟能详的歌曲,也忍不住在台下跟着一起唱起来。
  红歌让社区居民听得过瘾,由7岁小演员姜珺尧表演的京剧《花田错》,也引起社区居民尤其是老居民的热烈掌声。“这么小的娃,动作眼神都很到位,真不错。”对京剧颇为了解的社区居民王大爷说。姜珺尧说,她从4岁开始学习京剧,对京剧越来越喜欢,“我希望以后能成为京剧演员,把咱们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