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居家养老覆盖六成社区
60岁以上老年人达160多万人,每年以6.5万人的速度递增
2017年10月19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10月18日讯(记者 杜晓丹 通讯员 葛海燕) 10月是敬老月,烟台市老龄办日前发布一组数据,烟台60岁以上老年人从1987年的60万人增加到目前的160多万人,现以每年6.5万人的速度递增。根据大多数老年人的需求,烟台全面发展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总数达到1071处,覆盖率达到60.4%。
  据了解,1987年,烟台早于全省7年、全国13年进入老龄化社会,60岁以上老年人从1987年的60万增加到目前的160多万人,占全市总人口比例由10%增加至25%,现以每年6.5万人的速度递增。1987年4月28日,烟台市老龄问题委员会宣告成立,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现实地摆在了全社会的面前。
  为实现老有所养,烟台积极发展各类养老服务设施。老龄办统计显示,目前,全市养老机构总数256处,养老床位总数5.8万张,千名老人拥有床位数量36.5张,老年人在养老机构里安度晚年成为现实。根据大多数老年人的需求,烟台全面发展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建设城市日间照料中心354所,农村幸福院717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总数达到1071处,覆盖率达到60.4%。
  为了更方便老年人居家养老,烟台创新服务模式,提升质量效率,为老年人提供精准化个性化专业化服务,把互联网引入养老服务,开发了居家养老呼叫系统,建成包括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平台“89000”民生服务中心12处,发展邻里互助点750处,现已发展入网企业7500多家,入网老人20.2万人。针对高龄、特困和失能等特殊老年人群体,实行政府购买服务或给予护理、入住养老机构、家政服务补贴等政策。
  烟台在建立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和大胆实践医养结合养老模式。2016年,被列为全国第一批医养结合试点城市。市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全市医养结合工作的指导意见》《关于加快推进医养结合工作试点方案》,推动医养结合与体育、旅游、文化等多业态深度融合。目前全市以福山区乐天养老中心、高新区御花园老年公寓和蓬莱市涌泉康护中心等为代表的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已达到30家,全市96处乡镇街道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111处镇敬老院签订医养结合服务协议。
80周岁以上老人都有高龄津贴
  山海仙境,颐养烟台。记者从烟台市老龄办了解到,烟台是长寿之乡最多的地市之一。2009年,莱州市被命名为“中国长寿之乡”;2015年、2016年,蓬莱市、牟平区被山东省老龄办、发改委、统计局命名为“山东省长寿之乡”。
  烟台市老龄办统计显示,截止到2016年底,全市共有百岁老人547名,占全市人口的8.41/10万。
  目前,烟台对80周岁以上老年人实行高龄津贴制度全覆盖,百岁老人最低享受每人每月400元长寿津贴,蓬莱、牟平将高龄津贴补贴标准提高到最高600元。
  敬老月期间,烟台市老龄办开展了“烟台市十大寿星”排行等一系列活动,丰富老年人的生活。

烟台第一高寿今年115岁
  近日,烟台市老龄办经过筛选、公示等流程确定了2017年度“烟台市十大寿星”。其中,115岁的郝淑芳老人位居2017年度“烟台市十大寿星”之首。
  记者从烟台老龄办获悉,郝淑芳老人是烟台市牟平区观水镇后半城村人,1901年12月23日出生。老人坚持多吃素,少吃肉,爱吃小米、玉米、红薯等杂粮,喜欢吃豆腐、白菜、萝卜、胡萝卜等蔬菜。老人每天吃一个鸡蛋、喝两杯奶,一日三餐喝大米粥,从未间断。老人说,钱多不多和营养好不好,都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子女孝顺、家庭和睦,每个周末一家人聚在一起谈笑风生,这是她心情舒畅的根本。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