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用了五年,山亭95%的行政村(居)实现“半小时公交生活圈”
以前出门犯难 如今村村跑公交
2017年10月19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山亭村村通公交,解决了群众出门难的问题。
     因经济欠发达以及特殊的地理条件,五年前山亭区的人民想要出去基本要靠摩托和三轮车。而因为交通不便利,不少上了年纪的市民就不愿出远门了。终于2012年山亭区首条公交线路开通,意味着山亭区结束了30年来无公交的历史。如今五年过去了,随着近些年的发展,山亭区通公交的行政村(居)已达95%。
  文/片 本报记者 杨蕾

每开通一条线路
沿线居民总放炮庆祝

  如今公交早已成为市民日常生活中一种常见的出行方式之一,可是今年山亭区徐庄镇柳泉村一位九十多岁的老人竟是第一次坐上公交。山亭区交通局副局长冯仰攀介绍,“在山亭区徐庄镇柳泉村,之前一直都没有通过公交,村里人出行很不方便老人出行就更难,村里刚通上公交,这位九十多岁的老人真是激动地在公交上坐了一上午。”
  据悉,山亭区为纯山区,山地丘陵面积占全区87%,大小山头5400多座,制约了公交线路发展。直到2012年才开通了首条公交线路,当时也只有一条城区公交线路六辆公交车。群众对于公交出行有着热切的期盼,所以每开通一条线路,沿线的群众都会自发燃放鞭炮表示庆贺。
  一位上了年纪家住在山亭虎子口村的大爷告诉记者:“以前坐车很不方便,现在出门就能坐车,真是太好了。”讲到以前坐车情况时,另一位乘客刘文春称,在村里通公交之前,村民出行倒车很不方便,只有从区里到镇上的公交,等回村就得自己想办法。“以前要想坐车去区里,我得骑车子到镇上,然后做小巴,现在村里就有公交站牌,一天六趟车,出门就上车,而且价格比以前省了一半多,真是方便了许多。”目前,山亭区共建设乘客换乘中心一处,乡镇公交换乘站5处,公交点棚360处,实现了镇街公交通达率100%,行政村公交通达率95%,形成了以区驻地为中心的“半小时公交生活圈”。
之前出门靠骑摩托
如今村村跑公交

  经济欠发达以及特殊的地理条件,在山亭区人们对于开通公交有着热切的期盼。山亭区交通局工作人员介绍,在开通公交之前,村里的人出行基本靠骑摩托或者三轮车,对于老人和小孩来说骑摩托或者三轮车安全系数低。这就导致上了年纪的老人家更不愿意出门了。
  直到2012年才开通首条公交线路,当时骐骥公交公司成立时仅1条城区公交线路六辆公交车。但是从2012年到2017年5年的时间里,随着近些年的发展,特别是今年山亭区2017年“十件惠民实事”之一的“村村通公交(客运)”项目的完善,截止目前实现通公交的行政村(居)已达95%。”而山亭也在全省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发展水平监测中,以5A级、1136分的成绩。位列全省各区县第一名。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