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倩
11月8日,故宫博物院迎来了两位特殊的客人,他们是美国总统特朗普夫妇。宝蕴楼茶叙,太和殿合影,畅音阁赏戏,体验书画装裱,故宫成为中美元首历史性会晤的时代见证。其中,体验文物修复之托画心,很是引人关注。所谓托画心,是指先把画心正面朝下平铺在台子上用清水湿润,用排刷蘸上浆水,将画心充分刷平,再托于命纸之上,最后上墙贴平。托画心也是技术活儿,两国元首共同完成这道工序,寓意着和平相处、山水相依。
说起文物修复,不得不提《我在故宫修文物》这本书。看过纪录片后我意犹未尽,于是阅读了这本口述实录。本书通过钟表室、铜器室、裱画室、摹画室、木器室、漆器室的十余位文物修复师的口述,展示出工匠精神的传承和传统文化的守望。最令我感动的是,这些默默无闻的“幕后人”是在用生命修复文物,“沉浸于此,超然物外,每天都有成就感,余事皆是打扰。”谦恭和敬畏熔铸成他们的生命底色,“择一事,终一生”的工匠精神和淡泊名利成为他们的职业信仰。而工匠也是大国自信之根脉,它的根在土地之下,“我们的社会过分追求聚光灯下的光彩,却忘了,只有土地里的根茎足够深刻,一棵树才能开出繁茂的花朵。”然而,成为文物修复师,至少具备三种品质:静,即去躁气,磨性子;旧,即磨去个性,修旧如旧;悟,即用心对话,手上开悟。
聆听文物修复师娓娓道来,“磨性子”是出镜率很高的关键词。修复文物是一件不能出差错的工作,这也预示着修复师要保持高度的专注力。用从业42年的修复师徐建华的话说,有人说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湿鞋有整个人掉里头出了大问题的,也有出小问题的,最重要的是出现问题的时候你怎么弥补它。因此,初入行者要苦练基本功,一年内是不能接触文物的。用很长的时间做一件简单的事,对年轻人来说是很大的考验,“正心诚意才能做出正确工艺,格物致知深入物的本质,当匠人的本真与物的本质相遇,物我两忘。”
修旧如旧、最小干预,这是文物修复遵循的原则。旧是一种精神,经过历史沐浴和岁月冲刷后的智慧结晶,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命脉。置身日新月异的新时代,修复师们是怎样处理好旧与新的关系的呢?一是向内求索,二是怀揣敬畏。敬畏是一种生命的态度。大多数修复师都是故宫子弟,看展览时手要抱着,进展室拐棍放门外,修文物不玩文物,已成为家规。就像王世襄先生说过的,初学的人拿这把椅子可能会提着,但修复师一定是抱着。这就是敬畏心。
朱光潜先生曾说,各种艺术都各有它特殊的筋肉技巧。对文物修复师来说,筋肉体现在手上的开悟。悟的前提是纯粹的热爱、与文物同频共振的呼吸。就像青年修复家巨建伟的心得:开始重新练习勾线、磨墨,在此过程中,深入中国画的本质,对勾线的微妙之处掌握得越来越深,从墨的水分、摩擦力、磨的颗粒的粗细,在什么样的纸上能产生什么样的效果,最终他重新回到最简单的一根线,在一根线上看出一个人,哪怕是一条线,也是有精神性的、有气质的。
悟性带来灵性,不只是修复师们,西三所小院里的绿蔬、果木,淘气的流浪猫、木器组收养的鸟儿等一切生灵。可以说,这是他们的精神道场,把生命的感受变成种子、秧苗、果实,很日常的劳作背后,是充满情趣的艺术生活。走近这些文物修复师,今后我再去看《清明上河图》《石渠宝笈》,逛故宫欣赏马踏飞燕、司母戊鼎、太和殿龙椅,会持有新的审美与认识——静心体味文物传达的历史信息和生命体温,这里面就有修复师们的精神停留。说到底,传统文化对后人的滋养与激励远远超过现代人的精神认知,所以,聆听修复师的口述再现,也是一次近距离的文化教育,使我们在新时代中更加敬畏与感恩,用心呵护好中华传统文脉,让它生生不息、福泽世代。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
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