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痛点增亮点,打造“志愿之城”
用创新思维助力志愿服务健康持续发展
2018年03月13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荣宣

  去年以来,荣成市提出打造“志愿之城”,进一步培育志愿服务组织,打造志愿服务品牌,把志愿服务打造成“城市名片”。
  缺少规划造成爱心“扎堆”,缺少资金保障使得志愿服务活动难持久,农村需要帮助的群体庞大但志愿服务却是空白……这是各地在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中普遍存在的“痛点”。荣成以建设“志愿之城”为契机,瞄准“痛点”问题,以创新思维解决制约志愿活动开展的深层次问题,让志愿服务走上健康持续发展之路。
  为爱心加个“指挥棒”
  荣成市志愿服务指导中心主任于静和她的同事每天都非常忙碌,因为她掌握着全市志愿服务活动的“指挥棒”。
  “志愿服务活动大多在周末和节假日开展,因此每个周的后几天,各志愿服务组织就会集中申报周末要开展的活动。”于静说,“对于提报上来的活动,要统筹考虑,避免爱心‘扎堆’。”志愿服务活动结束后,各志愿服务组织要把活动开展的文字、图片、视频等资料上传到网站,个人志愿服务时长自动录入后台,可累加并永久保存。这些“大数据”是对志愿者进行个人信用考核的重要依据,2017年全市有802名志愿者获得个人信用加分。
  2016年3月,荣成在全省率先成立了志愿服务指导中心,着力引导志愿服务健康有序发展,避免爱心“扎堆”等问题。荣成建立了“志愿荣成”网络平台及微信公众号,全市各类志愿服务组织及志愿者在“志愿荣成”网站进行团体及个人实名注册,团队发起志愿服务活动要严格按照“提前申请—审核把关—发起招募—活动公示—结项评估”五个流程推进,确保了志愿服务的即时性、针对性和实效性。目前,全市已注册各类志愿服务团队340多家,注册志愿者8.9万人,2017年以来,已通过“志愿荣成”网发起招募活动6200多场次,平均每天开展志愿服务活动15场次,提供志愿服务时长20多万小时。
“项目化”保证常态化
  3月2日,荣成举办“志愿荣成”慈善公益典礼,2018年荣成首批18个志愿服务项目成功签约,19家爱心企业赞助善款71万元,同时首批100名困难群众均被认领帮扶。
  “在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中,我们发现一些很好的项目做了不久就坚持不下去了,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缺少资金保障。”荣成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文明办主任刘少伟说。为此,荣成志愿服务活动开始“项目化”的探索:由各志愿服务组织申报参与度高、受益面广的志愿服务项目,吸引爱心企业冠名资助,保障项目长期顺利开展。
  项目化是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的重要举措,使志愿服务更科学、更精准、更有效、更具有持续性。荣成市财政拿出50万元志愿服务专项扶持资金,实行“政府资金引导、爱心企业冠名赞助、志愿服务团队具体实施”的运作模式,今后将全面推进志愿服务项目化运作。项目化打通了志愿服务组织和爱心企业的“通道”,既促进了志愿服务的健康持续发展,又让爱心企业找到了方向。
“志愿之光”照亮农村
  相较于城市,农村弱势群体更为集中,需要帮助的困难群众更多。志愿服务在城市红火开展的同时,农村志愿服务却一直是短板。为了让农村群众也能就近就地享受到志愿服务,在更加了解农村群众需求的基础上,做出更有针对性的志愿活动,荣成从组建农村志愿服务组织入手,让志愿之光照亮农村。
  荣成市荫子镇率先成立了前荫子夼社区志愿服务队,由获得“山东省学习雷锋志愿服务先进个人”“山东省道德模范”称号的姚洪波担任队长。姚洪波曾是出租车司机,曾发起成立了洪波爱心车队,10余年无私奉献。2009年,他回到荫子镇前荫子夼村担任村党支部副书记、村委会主任,依托前荫子夼中心社区志愿者服务队,动员全镇其余9个农村中心社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并组建了荫子镇洪波爱心联盟。
  荣成在全市推广荫子镇开展农村社区志愿服务工作的经验。农村志愿服务队广泛吸收有一技之长又热心志愿服务的各界人士参加;发动辖区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捐款,购买基本的原材料,通过志愿者把爱心传递给需要帮助的群众;镇党委将反映上来的群众需求及时反馈给志愿服务队,实现志愿服务与群众需求的有效对接;围绕“邻里守望”等志愿服务活动主题,开展敬老爱老、村居便民等服务,每月统一活动不少于4次,实行无偿服务。
  目前,依托镇街综合文化站,荣成市22个镇街全部成立志愿服务总队,所有村居全部成立志愿服务队,形成便民利民类、关爱弱势群体类、文化服务类、文明倡导类、环保公益类、医疗保健类等六大类32个项目、287个岗位的志愿服务体系,农村社区志愿者3.8万人,已组织开展农村志愿服务活动3000余次,受益群众2万多人。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