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了就趴在手术台上睡一会
德州市妇幼保健院产科主任医师田翠平:生命之初的领路人和守护者
2018年03月22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田翠平查看新生儿情况。
     对工作认真负责,对病患服务热情,用挚爱和真情温暖着每一个患者,她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一名妇产科医生救死扶伤、为病人无私奉献的境界和天职。这就是德州市妇幼保健院产科主任医师田翠平。
  文/本报记者 李榕 贺莹莹
片/本报记者 路龙帅

最开心的是听到
新生儿的第一声啼哭

  初见德州市妇幼保健院产科主任田翠平,第一感觉就是“温柔”,与同事口中描述的铁人形象很难联想到一起。
  “从小就对医护工作者怀有崇高的敬意,能够救死扶伤是我的梦想,所以18岁高考报考了医学专业。”田翠平说,从河北医科大学毕业后就来到了德州市妇幼保健院,从医30年来一直在妇产科工作。产科是一个既辛苦又充满成就感的职业,工作中最高兴的就是听到新生婴儿的第一声啼哭。在产房度过了多少个日日夜夜,经历了多少次惊心动魄的抢救,迎来过多少婴儿响亮的啼哭……她自己都记不清了。
  田翠平就住在医院内的宿舍里,距离科室仅有六分钟路程。即便下班后回到家中,也是随叫随到。“有很多次都是半夜赶回来做手术,对于工作,家人都表示理解。”田翠平说,最愧疚的就是对女儿照顾得太少,陪伴得太少。
  “有一次女儿对我说我偏心,当时我还跟她说,妈妈只有一个女儿,怎么偏心呢?”女儿说:“你偏心你的患者多于我。”听到这句话时,田翠平的心中充满愧疚。现在女儿长大了,大学也选择了医学专业,成为一名医生。“她时常说,现在成为一名医生才真正理解了我。”田翠平说。
产科就是救急
必须争取黄金一分钟

  据田翠平介绍,随着二孩时代的到来,生二孩的越来越多,虽说是八小时工作制,但是每次看完上午的门诊基本都到了十二点半多。源于信任,不少一胎找她就诊的孕妈,二胎还是来挂她的号。“有的时候一上午最多要接诊80名孕妈,好多还是专程从河北以及县里赶来的患者,所以不管到几点都要把病号看完才下班。”
  医生最大的快乐莫过于患者的康复。“2008年8月8日,北京奥运会开幕,不少孕妈想讨个好彩头生一个奥运宝宝,当日从早上8点我们两组人进手术室进行剖宫产手术,到晚上十一时左右,做了20多台剖宫产手术,基本一整天没有出手术室。”田翠平说,累了就在两台手术间隙的时候趴在手术台上休息一会儿,也不敢多喝水,就怕上厕所耽误手术。“产科就是救急,必须争取黄金一分钟,也许耽误一分钟孩子就抢救不过来。”除了每日早会学习交流问题以外,科室还时常举办应急演练,为的就是让每一位医护人员熟练掌握各种危急情况救治技能。
15例采集的脐带血
被应用成功救治患者

  田翠平一边在迎接着新生命的诞生,一边也关注着孩子的健康成长,通过采集脐带血,为新生儿留下生命的火种。
  为了表彰田翠平对脐带血公益事业做出的贡献,今年,山东省脐血库授予她“脐带血救护天使”荣誉称号。同事们都在为田主任点赞、祝贺。她说,“能配合血液科同仁为脐带血挽救生命公益事业做点具体工作,就是忙点、累点,也值了!”
  临床多年,她深知脐带血的重要性,应产妇及产妇家属需求,为新生儿采集的脐带血不计其数。采集后的脐带血被及时送往山东省脐血库进行检测、制备、保存。而正是这小小的举手之劳,短短时间内,在德州市妇幼保健院采集的脐带血就重燃了15个恶性病患者的生命希望。
  专家简介
  田翠平,毕业于河北医科大学,担任德州市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德州市医学会产科危重症分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妇幼保健协会产科分会委员。从事产科工作30年,在产科危重症抢救、妊娠合并处理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曾多次于省市级会议上进行授课。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