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修复与再生研究有新突破
2018年03月22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3月21日讯(记者 陈晓丽 通讯员 刘超 田玉清) 骨修复与再生一直是医学难题。近日,齐鲁医院口腔科与山东大学晶体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提出了一种简便易行的骨组织修复材料制备方法,并研究了聚乳酸纳米阵列的纳米柱直径变化对人脂肪来源干细胞成骨分化的影响及纳米柱阵列在体内的异位成骨效果,这项工作为骨修复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结构参数,并推进了纳米结构材料在体内的应用。
  骨缺损导致患者运动障碍、功能缺失甚至危及生命。由于自体骨的来源有限,异体骨有排异性,骨修复与再生一直是医学难题。以干细胞、支架材料和生长因子为主要构成元素的组织工程方法是这一难题的最有前途的解决方式。其中,调控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是实现新骨形成、骨组织重建的关键。利用特殊蛋白对干细胞分化进行调控的方法,因蛋白来源少、价格高、容易失活,且调控耗周期长,难以实用化。
  刘宏教授团队结合前人研究,一直致力于利用材料表面纳米结构来实现可靠、快速、持久且位置可控的干细胞分化的精准调控,这种干细胞的物理调控方法为骨修复提供了重要的途径。刘宏教授课题组在纳米结构介导的成骨分化方面也已取得新的成果。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著名期刊。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