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市英才高级中学举行开学典礼
23万元奖学金表彰优秀学子
2018年03月22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2018.3.22
B04
星期四
  编辑:姬生辉 组版:李腾 校对:朱熔均
深度决定高度 新闻影响生活
  优秀学生上台领取奖学金。本报见习记者 朱熔均 摄
 □校园快讯            
济宁八中 任城教研中心领导来校指导
  本报济宁3月21日讯(见习记者 朱熔均 通讯员 史磊) 3月16日,济宁市英才高级中学举行2017—2018年度第二学期开学典礼暨上学期总结表彰大会。学校拿出23万元现金,奖励了一批优秀学生、教师和团体。
  当日下午举行的表彰会上,28名学生最喜爱的教师、6个模范班级、6个红旗团支部、280名英才骄子、140名学习标兵、56名进步之星、56名文明之星、56名优秀学生干部、56名优秀团员、13名学生会干部、60名学生会干事、139个优秀学习小组被表彰。
  17岁的范相楠是英才高中高三7班的一名学生,她以全年级前50名的优异成绩获得本学期的1000元奖学金。“我想让爸妈看到我的学习成果,获得奖学金不但激励着我更努力学习,也会帮家庭减轻一些负担。”
  46岁的张建泉是高三、七班学生张思睿的家长,从高一到高三学校共举行了五次表彰大会,女儿更是获得了“大满贯”。“这种方式激发了孩子学习的动力,对他们的努力付出更是一种肯定。”张建泉特别感谢学校用这种方式激励孩子,这也发掘出孩子的潜能。
  “我们学校的学生底子较差、基础较薄弱,每年参加高考的孩子只有400人左右,但是通过这三年的积累每年都有大量学生走进本科的校园。”济宁市英才高级中学副校长李耀立说,实行奖学金制度是为了激励学生、鼓励学生,促进学生成绩提高和全面发展。同时,学校邀请家长出席表彰大会,是让家长感受到学生的变化,增加对孩子学习的信心。
  本报济宁3月21日讯(记者 姬生辉 通讯员 付吉峰 史铮铮) 为持续推进教育改革,助力基层学校毕结业年级教育教学,3月20日,济宁市任城区教研中心领导赴济宁八中进行毕结业年级复习视导工作。各科教研员深入各个班级推门听课,通过“望闻问切”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把脉问诊”,优化学校教育教学环境。
  教研员们亲切与教师、学生沟通,了解教师教学和学生的学习状况、发展瓶颈、存在的问题,并积极听取建议,为科学研判基层教育形势、深入分析教育结构、精准推进政策夯实根基。各科教研员还通过座谈形式,了解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推进情况及学校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积极做法,并推广了其它优秀学校的教育教学经验。
济宁市实验初中 “微课”开启教学新征程
发扬霍小精神,打造和雅教育 新学期,济宁市霍家街小学再出发
  会议现场,济宁市霍家街小学校长玲玲讲话。 本报记者 姬生辉 摄
  本报济宁3月21日讯(记者 姬生辉 通讯员 宋丹 许兰全) 为了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打造科研型教师队伍,19日下午,济宁市实验初中在学校计算机中心开展了优质课评比之“微课”比赛活动。
  比赛中,各学科组的参赛教师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认真制作PPT,凭借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制作出精彩的微课视频。课后,参赛教师将自己的教案、学案、反思、课件等教学材料上交学校,再由评委老师通过评价反馈表对参赛老师进行打分,并评选出各类奖项。本次活动在校内进一步推广了“微课”教学的理念,使各学科教师对“微课”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有效地提升了教师们的教育信息化水平。
济宁十四中 学生志愿者敬老院送温暖
  本报济宁3月21日讯(记者 姬生辉 通讯员 孙友贵 国向琴) 15日,济宁市霍家街小学召开以“立足新起点,实现新跨越”为主题的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学校计划传达会。本学期,学校将继续践行“和谐尚雅”的核心理念,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努力打造优质均衡、平安和谐、具有霍小特色的和雅教育。
  “我校有着70年的办学历史,积累了深厚的文化底蕴,我们要继承并发扬光大。”会上,济宁市霍家街小学校长李玲玲提出,学校将继续弘扬“和谐尚雅”的核心文化,发扬“弘毅自强,追求卓越”的霍小精神,践行“崇德、向上、求真、高雅”学校文化价值观,进一步浓化“爱尽精微 和以致雅”、“博学善研 身正乐业”、“养德正习 学思相成”的校风、教风、学风,让文化像空气一样滋养学生的成才、教师的成长、霍小的发展。
  李玲玲校长说,学校还将认真实施“阳光读书”工程,以弘扬传统文化为主题,在师生中广泛开展“读经典、诵经典、唱经典、演经典”活动,让师生与大师对话,与经典同行,在阅读与实践中认识国学内涵,传播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华美德,丰富自己的文化底蕴,提升自己的文化品位,让国学经典教育成为学校的教育特色。同时,进一步加强社团建设,本着“挖掘潜力,张扬个性,丰富特长”的原则,进一步深入思考,丰富社团活动内容和形式,形成知识技能体系,由社团活动向校本课程转化,编撰特色校本课程。努力营造育人氛围,把学校办成高质量、有特色的优质学校。
  加强队伍建设,打造德艺双馨教师团队也是今年学校持续推进的一项主要工作。“本学期突出‘爱与和谐’两大主题,全方位、多角度开展‘养师德,练师能,铸师魂,育新人’活动,着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团队。”李玲玲说,学校将创新校本培训,提升教师整体素养。实施“师德工程”、“读书工程”、“名师工程”、“青蓝工程”,立足实际开展丰富多彩的校本培训活动,采取讲座、讨论、观摩、交流等多种形式,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为老师们提供更多的学习培训机会。
  在教学方面,学校将依据“霍小好课堂”实施方案,深入开展“深化模式构建,促进深度学习”课堂教学改革,积极探索基于课程标准和核心素养的、具有霍小特色的“智雅课堂”教学模式,在“让学生深度学习”方面下功夫。通过建构以生为本、以学定教、顺学而导、情智交融的“智雅课堂”,积极分析总结改革过程中的相关做法,提炼课堂教学策略,使之固化,成为霍小“课堂教学特色”。
  本报济宁3月21日讯(记者 姬生辉 通讯员 郑黎) 17日,济宁市第十四中学志愿服务队的同学们来到接庄敬老院,不仅为老人们带来了小礼物,还陪伴老人们度过了快乐的一天。
  当日一早,孩子们乘坐公交车按时抵达目的地。一条毛巾、一个苹果……孩子们将精心准备的90份礼物交到老人们手中。随后,同学们为老人盛饭端饭、表演节目、整理内务;陪老人们拉拉家常,讲讲笑话,同学们给老人带去了欢声笑语,陪伴他们度过了开心的一天。
永丰街中心小学 家风家训进校园 传统美德记心间
  本报济宁3月21日讯(记者 姬生辉 通讯员 常颖 马洪斌) 为营造“讲文明、懂礼仪”的校园文化氛围,19日,济宁市永丰街中心小学围绕“传承家训,弘扬家风”,开展了一系列主题教育活动。
  19日下午,学校班主任老师利用班会时间,带领孩子们学习名人故事,并鼓励大家走上讲台,围绕家风家训,讲述属于自己的家庭故事。据了解,该校将“传承家训,弘扬家风”主题教育纳入课堂教学、主题班队活动、学校文化建设、校园文艺活动之中,多措并举使优秀家风家训深入孩子们的内心。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