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技师学院轨道交通工程系运输教研室主任闫骏:
从头来,数学老师“跨界”教轨交
2018年05月07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闫骏在给“订单班”学生上课。
     随着济南地铁R1线全线贯通,地铁正慢慢满足泉城人的期待。近年来,济南市技师学院轨道交通工程系的“订单班”招生几乎年年爆满,优中选优。学生入校就意味着被企业“预订”,毕业就有一份收入稳定的好工作。学院运输教研室主任闫骏就是“保”学生就业的园丁之一。有意思的是,这位年近五旬的女教师并非地地道道的城轨人,而是一不小心从数学教师“变身”成了轨道交通教师。

  本报记者 周国芳
见习记者 王小涵     

非“科班”出身的
教研室主任

  “我1989年来学院担任数学教师,1993年才开始教铁路相关专业。”闫骏是济南市技师学院轨道交通工程系运输教研室主任。她介绍,由于专业设置,学院1990年开始派遣教师到北京交通大学进修铁道运输专业,学成后回学院为轨道交通相关专业授课,自己有幸成为第一批进修成员。
  从“大咖”到“小白”,专业的转换并非人人都能接受,真正能够转换专业的老师数量非常少。这意味着已经成为“上班族”的教师要重新回到学生时代,零基础学习轨道交通专业知识,还必须进行实践操作、走访铁路现场。通过边学习边授课,闫骏花了整整五年半才成为一名合格的轨道交通专业教师。
  闫骏回忆道,跟之前学过轨交的同事比,自己遇到的困难比别人多得多。在学习期间,每到寒暑假,她都得到济南西站进行实地考察。单看课本不能明白车体构造,而车体零件在车间都是拆散的,工作原理会更加一目了然。此外,闫骏还经常教一些新课,即使很累,她还是愿意在不断学习中实现教学相长。
毕业生的实践
反哺学校教学

  现在,闫骏负责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教学,主要按照城市轨道交通公司(包括地铁、轻轨、城际铁路等)客运组织与服务、行车调度、票务管理、车站设备运用、接发列车、调车等工作需求培养人才,学生也可从事铁路运输客运、行车的相关工作。据了解,济南市技师学院已先后与济南、青岛、厦门、无锡、太原等十几家城市轨道交通集团公司签署了订单式培养协议。
  在全国范围内,济南市技师学院的城轨交通“订单班”十分抢手,学生一入校门就意味着成了某轨交公司的预备员工,毕业时只要通过鉴定考核就能直接上岗,缴纳五险一金,薪资不菲,因而每年轨交相关专业的报名人数都远超招收计划。作为运输教研室的带头人,闫骏在教育上不敢有一丝马虎。
  “运输行业的目的就是安全送达乘客,所以一切工作的中心都要围绕安全,一切教学的出发点也都是安全,必须严阵以待。”闫骏说,在此基础上,为了制定符合教学规律的专业课程体系,学院每年都要收集毕业生对学院的“教学评价”。
  “学生毕业后还要给学校的教学‘打分’。”闫骏笑着举例,2011级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的学生如今很多已经做到值班站长,但是学生在工作时会发现当初的教学存在问题。比如,行车方面教得比较好,但票务方面跟实际有出入,而有出入的地方恰恰是学院宝贵的教学资源。在闫骏及其团队看来,只有根据实际工作经验调整教学模式才能适应不同地铁公司的操作差异。为教学负责,才能为生命负责。
轨交在发展
学习就不止步

  对于闫骏而言,自从接了轨交的教学任务,“学习”二字仿佛成了她的生活伴侣。“如果至今还在教数学,我就会轻松很多,因为近30年来数学的教学变化不大,而轨交却在迅猛发展。如果我不及时‘充电’,站上讲台可能都不知道教什么。”闫骏说。
  随着轨道交通的发展变革,新技能不断涌现,作为技工院校的老师,闫骏很幸运能参与到专业建设中来。城轨交通不同的线路对应不同的设备,学院每个假期都要派老师出去学习,闫骏及其团队都非常踊跃。她解释:“大家都怕脱节,每个老师都非常有责任心和使命感,都希望自己的教学效果更好。我快50岁了,还是每天不停地在学习,每天中午午饭前后就是我的学习时间。”
  五年前,闫骏开始承担运输教研室的管理工作,除了一周20节课的超额课时任务,还要负责教师队伍建设、参与课程设置。她需要根据企业的岗位要求,制定相应“订单班”的教学计划,从而打造特色城轨运营专业。
  对闫骏而言,一个人不管起点如何,只要敬业、精益、专注、创新、执着,几十年如一日、不计个人得失地全身心奉献,这就是在平凡的岗位上践行工匠精神。每次看到学生通过三年的学习,带着掌握的专业技能和理论知识走向工作岗位,她都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成就感。同时,她希望学生们也养成一种终身学习的习惯,能够默默坚守工作岗位,追求职业中的完美、严谨和认真。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