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济宁”圈粉无数
2018年05月14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济宁展厅前一场旗袍秀引来诸多参展者。
  “诗礼夫子”引来一位小朋友与其对视。
  孔子邮局推出的一款文创产品“旅游护照”。
  手绘团扇展位前参展者驻足观看。
  蕴含济宁特色的文创产品以多种形式呈现。
     文/图 本报记者 马辉

  5月12日至14日是第十四届文博会公众开放日。12日9时,9个展馆准时开门迎客。今年,文博会“铁粉”数量更加庞大,大批市民与游客蜂拥而至,他们脚步匆匆,只为在有限的时间多逛一些展馆。
  在孔孟之乡的济宁展厅,“萌萌哒”孔子文化IP俨然成了文博会8号馆最受瞩目的元素。很多来自国内外的参观者走进济宁展厅,与形态各异的孔子形象进行合影,近距离了解儒家文化。“年轻化、萌趣化,让我们跟孔夫子之间跨越千年的对话就不再那么沉重了,这样的孔子形象更易于让年轻人接受。”一位在深圳上大学的女生小林对记者说。实际上,近两年,越来越多的本土文化企业开始发力孔子及周边文创,本届文博会上,他们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很多人看了108平方米的济宁展厅之后,都不禁感叹,“这里宝贝可真不少啊!”展厅内,走一步,便是一个非遗传承人,泥塑、木雕、剪纸、鲁锦等技艺展示让参观者大呼过瘾。“济宁真是文化底蕴丰厚啊,这场文化盛宴让人流连忘返。”50多岁的孙先生连续多年观看文博会,他说,因文博会结缘济宁,有机会一定要去济宁看一看孔庙,拜一拜孔子。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