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氏兄弟、诚信儒商、仁心妙手、身残志坚……
听他们的故事,让人肃然起敬
2018年05月14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现场观众被获奖者的感人事迹感动。 本报记者 李岩松 摄
  消防战士向周启福、周启民兄弟敬礼。 本报记者 李岩松 摄
  现场观众记录感人瞬间。 本报记者 李岩松 摄
     本报记者 孙璇 周伟佳 孔茜 马云雪

  “最美济宁人”的故事,让人潸然泪下,而又肃然起敬。照顾妻子28年的好丈夫,照顾邻居老太太的好夫妻,扛下巨债的好儒商,挽救无数生病的妙手仁医……本是身边的平凡人,却做了如此不平凡的事,他们的品德让人肃然起敬。

  领奖台上质朴的话语
让现场观众红了眼眶

  颁奖现场,周启福和周启民兄弟在志愿者的搀扶下,颤巍巍地走上了舞台。“敬礼!”大屏幕上老人的事迹播放完毕,50位消防官兵整齐起立,向两位老人表达最崇高的敬意。
  “我将他藏在地窖中,日军没有发现,躲过一次次的扫荡和搜索……”站在舞台上,97岁的周启福虽然模糊了许多记忆,但这段患难情谊,却铭刻于心。“咱老百姓自己的兵,害怕也得救!”83岁的周启民说。质朴的话语让观众红了眼眶,现场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1940年,抗日战争期间,王显聚在一次掩护部队撤离时,被炮弹炸伤了右腿。周家人不顾自身安危,精心照料王显聚9个多月,最终王显聚康复并重返队伍。“这么多年过去了,老人也满头白发,但那颗赤诚的爱国心自始自终都没有变过。”一名志愿者感概地说。
  “俺奶奶最喜欢吃我做的鱼了……”领奖台上,看着大屏幕上老人的照片,谭秀枕情绪有些激动。为了报答恩情,李全、谭秀枕夫妻把邻居老人接回家,一住就是12年。两夫妻对老人就像自己奶奶一样,朴实的话语中透着怀念与亲切,让现场观众心中暖意荡漾。
  走下颁奖台,李全的心绪久久不能平复。“我也做不了别的,就是不让奶奶饿着、冻着,每天陪她说说话,解解闷。奶奶把我们拉扯大不容易,老了就该享福。”李全说,夫妻俩对奶奶的孝敬,孩子们都看在眼里,对孩子也是一种教育。
  听着、感受着一位位“最美济宁人”的故事,志愿者张女士的泪珠一直在眼眶里打转。在这些人身上,她汲取着正能量。“榜样就在我们身边,虽然都是普通人,但他们所做的事情真的很伟大,我需要向他们学习的地方还很多,也一定会坚持下去。”张女士说。 
身边的人成“最美”
他们的感受最为深刻

  “他昨天下午2点多还在做手术。”提起丈夫张志华,同为医护人员的妻子魏岩,眼中满是疼惜。“他是个工作认真的人,即使下班了,最记挂的还是他的患者,每次来了重病人,不管什么时间都第一时间赶过去。”从事医务工作32年,魏岩对于丈夫的工作状态感同身受,没有抱怨,更多的是理解和尊重。
  而初入护理行业的靳大厦,在活动现场几度落泪。“这些看似平凡人的背后,都有那么多感人的故事。”靳大厦说,获奖者来自各行各业,故事各有不同,但都彰显着“人间大爱”。“医者仁心的故事让我感触最深,精湛的医术不仅可以救人,亦可以救心,挽救了患者,更挽救了一个家庭。”
  台上颁奖进行中,“最美济宁人”获得者刘宁的儿子刘伟,一直在台下录像。看到父亲坐着轮椅被抬上台,就像是这些年父亲艰苦创业的经历,在他的脑海里回放了一遍。“看到父亲笑得这么开心,回想从养殖鸡苗到过上好日子,父亲出车祸倒下,各种贷款,最后有了今天……”刘伟哽咽了。
  刘伟的父亲刘宁是位残疾人,后来靠养殖脱贫致富,还带领15名残疾人伙伴共同致富,其中的艰辛刘伟看在眼里。“父亲身残志坚,这点我由衷钦佩,尤其在树立残疾人自信方面,很多人做不到,他却可以做到。”刘伟告诉记者,很多残疾人心理上都很自卑或偏激,父亲将他们召集起来共同工作,看着他们日益开朗、愈发自信,自己也很开心。
  同时,其他“最美济宁人”的故事,也让刘伟感慨万千。尤其高居祥的事例,作为一家养殖场的经营者,刘伟与父亲一直诚信为本,但高居祥一诺千金帮别人偿还1728万元贷款,让他十分震惊。“诚信能做到这一步,他让人钦佩。”刘伟说。
凡人善举令人感动
愿将正能量传递下去

  同是最美济宁人颁奖,对于济宁市公安消防支队副支队长张奎杰来说,上次是获奖者,这次成为了颁奖嘉宾。为获奖者张玉新递上奖杯、鲜花,这位铮铮男儿内心久久无法平复。
  “每一个故事都很感人,是对我内心的一次洗礼,也是一个激励。”听完周启福兄弟冒死救护红军的故事后,张奎杰郑重地敬了一个军礼。对于军民鱼水情,作为军人的他感触颇深。张奎杰说,消防部队是“养兵千日,用兵千日”,选择成为红门卫士,就意味着要直面危险,护一方平安。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他愿做善举爱心的传递者,用行动诠释“人间温情”,浇筑无悔驻守的年华。
  搀扶着97岁的老红军王显聚上台,看着台下的消防战士齐刷刷的敬礼,济宁慈善义工八团的张庆菊眼眶里热泪不停打转。“老人年龄大了,耳背很严重,听到他说周启福、周启民兄弟的故事,心里别提多感动了。”张庆菊说。
  “我们能生活在这个和平的年代,要感谢这些革命先辈,他们让人肃然起敬。”张庆菊说,作为一名义工,参与这次活动让她受益匪浅,身边的好人好事这么多,除了要学习,更值得去分享传递。当天,张庆菊拍了五十多张照片和视频,准备发到义工群和齐鲁壹点的情报站,让正能量传递得更远。
  对于盛华驾校路训队队长韩伟民来说,李全、谭秀枕夫妇的故事让他眼中泛起了泪花。“这对夫妻很难得,他们的善心、爱心和孝心,值得我们所有人学习。”韩伟民告诉记者,联想到自己的父母,自己每周回家看望,生病守在床前,但现在回想起来,还是有很多地方做的不够好。
  “刚才激动了,不自觉地大力拍手,手都拍红了。”韩伟民不好意思笑了笑,他说,夫妻俩的故事给他很多启发,“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普通人能做到这个地步,就是伟大。”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