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林2300亩,新增绿地10万平方米
行走高新区,尽享“天然氧吧”
2018年05月14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高新区处处绿意盎然。 本报通讯员 臧盛博 摄
     本报记者 孔茜 
通讯员 刘玉泉
  近年来,济宁高新区围绕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指标,全面推进城市森林网络、城市森林健康、城市林业经济、森林生态文化建设,加快建设林城相依、林村相依、林水相依的森林城市建设,现完成造林2300亩,城区新增绿地面积10万平方米,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3%,提升了城市形象和品位,为济宁创建森林城市助力。

  补植加新建
这些道路更绿了

  行道树初现嫩叶,分隔带绿化区月季花已开……近几日,途经济宁高新区虎标园路、德源路、327国道、西浦路等地,居民惊喜地发现,无论是道路两侧绿化还是分隔带绿化,植物韵律与色彩的变化,都让整条道路看起来更具观赏性。
  在327国道高新区路段,绿化带里新增了松树、紫叶李、白蜡、月季等乔灌木,层次分明,色彩清晰,使得327国道处处绿意盎然。而同济路绿化提升路段则在分车带成组种植白皮松,两侧补栽缺株的雪松,种植红叶石楠色块及麦冬地被。使同济路路段形成以常绿树为主,乔灌花草相结合的道路景观。
  “绿化工程分为新建和提升两种,道路绿化提升一般针对枯死的植被、路面植物稀疏等问题,进行清除和补种,增加植物覆盖率,而新建则通过栽植植被,增加绿化率。”济宁高新区市政园林处园林所林业负责人刘平介绍,2018年,高新区在对德源路、同济路、G327部分路段7500米绿化进行提升的同时,新建了虎标园路、西铺路、书香园路、红星路东延、北环东延、杉木大道等道路绿化工程。
社区村居绿化提升
村庄林木绿化率达30%

  微风略过,行道树金叶榆随风摇曳。在济宁高新区虎标园路,可以看到和其他路段不一样的绿化景观,漫步其中,犹如置身于金色彩叶大道之中。
  “在道路绿化上,不同的路段采用了不同的绿化设计,各具特色。”刘平说,虎标园路以单一行道树栽植为主,而全长约4200米的西浦路绿化工程,则采用苗圃式绿化种植,在道路绿化带宽各50米内种植法桐、白蜡、樱花等树种,实现了新增绿化面积约42万平方米。
  “目前,高新区已完成造林2300亩,林木绿化率达到33%以上,城区新增绿地面积10万平方米,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3%。”刘平说,创建森林城市的范围涉及面较广,高新区围绕重点工作,逐步构建环城森林体系、森林乡村体系、湿地生态体系、林业产业体系、森林资源管护体系等方面,逐步提升农田林网、村居绿化和道路绿化整体水平。
  在柳行、黄屯、王因、接庄4个街道范围内进行社区、村居绿化提升,完善农田林网,新增美丽乡村绿化和生态文明绿化达标村7个,村庄林木绿化率达30%。同时,加快标准化经济林基地、苗木花卉基地、特色林果示范区、现代林业示范区体系建设,扶持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供销合作社等合作组织发展。
管护结合保植被生长
全民参与共建森林城市

  植树造林可增加绿化覆盖率,而对植被的防控管护亦是关键。“我们会持续开展有害生物防控工作。针对不同虫害生长周期,针对性进行集中药物喷洒,保障植被健康生长。”据介绍,针对广场绿地、道路、村居、农田林网等重点区域,高新区将实施无缝隙、全覆盖科学防控,综合运用飞机、人工、物理、生物等措施进行病虫的统防统治。将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控制在0.2%以下。
  同时,强化生态宣传力度,依托多种媒介,在辖区范围内,多形式悬挂、播放“创森”公益广告。并结合“植树节”“爱鸟周”“国际湿地日”“国际环境日”等重大节庆活动,发放“创森”倡议书,开展“创森”签名、征文、征歌、知识竞赛和书画摄影比赛等活动,普及“创森”知识,强化市民参与意识。
  “为了让市民更加直观的了解森林生态体系,济宁森林生态科普馆正在加紧施工之中。”济宁高新区蓼河公园副主任唐拓称,济宁森林生态科普馆近5600平米的项目涵盖了森林生态科普馆、临展厅、生态科普走廊、生态温室四大部分,以仿真标本、活体标本、VR影像、科普展板等形式,再现森林、湿地、海洋等生态系统,同时,临时展厅还将展示市民较感兴趣的、前沿性的森林生态知识及其他活动,进一步提升市民生态保护意识和参与意识。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