蟋蟀为媒,兖州漕河建起文化馆、成立蟋蟀协会
“蟋蟀经济”助村民腰包鼓起来
2018年07月25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发展乡村特色经济,建起蟋蟀文化园。
     文/图 本报记者 晋森 
见习记者 孙久旭 
通讯员 张美荣 王海锋

  漕河镇位于兖州城区北10余公里,因在明清时期为皇室进贡蟋蟀而闻名,更有着“江北斗蟋第一镇”的美誉。每年的8月至9月间,来自北京、上海、天津的蟋蟀收购商便会云集漕河。漕河镇也抓住这一时机发展特色经济,以蟋蟀为媒,建立了蟋蟀文化馆,成立了蟋蟀协会,促进农民增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蟋蟀经济”。

  发展特色经济
建起蟋蟀文化馆

  23日,在盛产“将军虫”的兖州区漕河镇李家村,一座蟋蟀文化馆和蟋蟀文化园耸立在村中。走进馆内,铁弹子,正黄大将,黄剑翅等数十个蟋蟀品种和蟋蟀标本陈列馆内,让人感叹一个小小的蟋蟀竟能分出如此多的品种。
  这里除了蟋蟀标本外,捉蟋蟀、斗蟋蟀、养蟋蟀的器具也一应俱全,甚至还保存有康熙年间斗蟋蟀的器皿,如此种类多样的蟋蟀文化陈列馆在全省也不多见。
  在蟋蟀文化馆的二楼,还有斗蟋蟀室,来此收购蟋蟀的客商如果觉得自己收的蟋蟀更威猛,也可以在此互相比试一下,增添了无限的乐趣。
  “建立这个文化馆,可以向来漕河收蟋蟀的客商以及游客讲述一下蟋蟀的渊源和故事。”漕河镇李家村党支部书记李夫峰告诉记者,蟋蟀文化馆和文化园可以让漕河的蟋蟀拥有更大的知名度,让外来的客商对漕河蟋蟀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客商们在一楼参观完蟋蟀展览后,在二楼再体验一下斗蟋蟀的乐趣,这样的体验才更加的直观。
一个“蟋蟀季”
村民增收2至4万元

  建立蟋蟀文化馆的目的,就是让客商和游客能多在李家村停留。而每年的8月份开始,在李家村都会形成一个颇具规模的蟋蟀市场。这些来自上海、天津、广州等全国十几个大城市的“虫迷”,每年这个时候,都会不远千里,三五人一伙,十几人一团来漕河观赏和选购蟋蟀。卖蟋蟀的、买蟋蟀的,人潮熙熙攘攘。
  客商来到之后,吃、住、行基本都要在村里解决,所以李家村几乎每家每户都做起了生意。有的开起了饭店,有的办起了旅馆,还有的出租车辆。“我家的房子装起了空调,改造成了旅馆提供给这些收蛐蛐的客商。”村民马凤芝告诉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她家的房子虽然不多,但是这一个蟋蟀捕获季下来,一个多月旅馆也能收入七八千元。
  记者在李家村、新村社区等街道上看到,旅馆、饭店和蟋蟀用品店一家接着一家,已经形成了一个蟋蟀产业。“每年的捕蟋蟀季,我们的村民靠着给客商提供吃住行服务,这一个多月的总收入大概在75万-80万之间,平均每户能增收2至4万元。”李夫峰说,客商的吃饭、住宿、出行,甚至包括桌子租赁等等,村里都可以帮他们解决。在为客商提供方便的同时,也为村民增加了收入。
  一虫活三产,一业兴百业。李家村只是漕河镇众多靠蟋蟀来增加村民收入的村居之一,独特的蟋蟀资源鼓起了漕河镇百姓的腰包,更是通过以小虫为媒,汇聚八方客商,发展特色乡村经济,进一步提高了漕河镇的知名度。
成立蟋蟀协会
大力发展蟋蟀经济

  蟋蟀文化馆、蟋蟀文化园的建成使用,也为漕河镇发掘民俗文化,带动乡村旅游、推进招商引资搭建了平台。蟋蟀仅仅能够存活一个季节,因此,单纯的蟋蟀交易难以成为可持续的经济来源。为加强蟋蟀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把蟋蟀资源培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漕河镇以蟋蟀为媒,成立了蟋蟀协会,大力发展蟋蟀经济。
  目前,漕河镇对蟋蟀产业加强管理、规范经营,以园引商、以虫会商、产业留商,创新招商引资的新载体和新模式,通过方便捕捉招商信息,让客商更好地了解企业经营范围、企业规模等,为对接洽谈项目拓宽了渠道,也吸引更多全国各地的客商了解漕河、投资漕河。
  如今,漕河“蟋蟀”的商标已印到了瓷瓶、瓷罐上,各类蟋蟀文化衫、文化帽风姿万千,蟋蟀粘贴画、光盘,琳琅满目的名虫鉴定大全等书籍都摆在摊点的醒目位置。精品蟋蟀鉴赏大会、蟋蟀争霸赛等比赛活动让人大饱眼福。每年8、9月,漕河镇还以促进蟋蟀交易、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为宗旨,举办各类“斗蟋”比赛,并以各地蟋蟀客商为联络线索,邀请各地斗蟋高手来兖州漕河进行斗蟋活动,促进了蟋蟀商贸发展,扩大了漕河“斗蟋之乡”的知名度,使“江北斗蟋第一镇”的名气越来越响,小小的蟋蟀也成为了发展特色乡村经济的一张靓丽名片。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