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度全力创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
建设绿色生态可持续化工新城
2016年11月29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青岛双桃精细化工(集团)有限公司项目一期工程。
     近日,上海大学投资20亿元的青岛新河生态化工基地建设先进功能材料国际创新园落户平度新河生态化工产业园区,主要建设先进功能材料产业创新集聚区、军民融合石墨烯复合材料科技孵化基地、国际功能材料创新孵化基地和先进功能材料知识产权运营中心4个项目,依托上海大学和国内最早的两所大学科技园之一——上海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的综合优势,打造新河生态化工基地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平台,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和高素质企业家为宗旨,聚焦软件与信息、新能源材料、纳米复合材料、石墨烯新材料等产业,形成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企业孵化、成果转化和产权运营服务于一体的新发展模式,成为校地产学研合作、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据了解,青岛新河生态化工基地是青岛市2008年新增六大重点工业功能区之一,主要承接国内外化工项目和青岛市老城区化工企业转移,重点发展石油化工、精细化工、海洋化工、盐化工、化工新材料及装备制造、现代服务业等产业。2013年9月冠名为“中国生态化工(青岛)产业基地”,成为全国唯一一家以“生态化工”冠名的化工园区。2015年、2016年分别从全国380家、502家化工园区中脱颖而出,连续两年获评为“中国化工潜力园区10强”。紧紧抓住平度作为山东省唯一的国家中小城市综合改革试点城市的机遇,经过短短七年的开发建设,园区目前规划完善,产业布局合理,基础设施配套齐全,综合配套服务功能日趋完善,园区承载能力逐步提升,综合实力大幅提升,发展后劲持续增强。截至目前,已成功入驻项目57个,总投资达252亿元,其中化工生产项目45个,总投资172亿元。2015年以来,实现新签约落户项目19个,总投资67.5亿元;新开工建设项目16个,总投资45亿元;新竣工投产项目12个,总投资55.8亿元。园区的开发建设可以用“大、高、新、优”四个字概括:
  “大”,投资大。严把入驻项目质量关,落户项目全部过亿元,不断提高入驻企业质量和水平,引进投资过10亿元项目3个,其中,今年签约的上海大学国际创新园项目投资20亿元,用地1000亩,分三期建设,项目达产后预计年产值达100亿元。
  “高”,层次高。注重引进和吸收高科技元素,大力发展技术密集型企业,力求实现投入与产出的最大化。入驻企业均采用了先进的生产设备和生产工艺;苯胺黑生产线是亚洲最大的生产线,海洋化工研究院是全国仅有的三家特种涂料研发机构之一。可以预见,这些高科技项目必将成为新河化工基地经济快速增长的“助推器”。
  “新”,业态新。青岛海湾集团借助搬迁开启二次创业,采取装备升级、工艺升级、质量升级和安全环保水平升级等方式,推动产品更新和产业升级,搬出了国际化,搬出了新效益,青岛双桃精细化工年销售收入是搬迁前7倍,用工则不到原来的六分之一,实现了“技术国际化、装备大型化、环境生态化、管理现代化”和跨越发展;正在建设的化工与纳米材料相结合的新功能材料产业园是目前全国唯一的一个,将建设先进功能材料知识产权运营中心。
  “优”,生态优。坚守安全底线和环保红线,所有企业均通过清洁生产认定;实现了企业安全隐患专家季度排查全覆盖,每季度邀请青岛市安全环保专家对入驻企业进行全面隐患排查和整改;实现重点企业自动化控制系统全覆盖,智能监管系统实时监控全覆盖;实施安全环保基础配套保障工程,完成一体化智能监管平台一期建设,实现道路交通、企业生产、污水排放、应急指挥、环保监测和PM2.5等12项大气污染源(物)的24小时动态监管,确保园区生态发展、安全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目前,青岛新河化工基地正全力以赴创建由国家环保部、商务部、科技部联合审议并命名的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力争“十三五”开局之年完成国家工业示范园区创建工作,努力使循环经济成为园区经济发展的增长点。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完善园区基础设施、生活、商业、科研等配套,加快小城市建设,逐步实现从建设“工业园区”到打造“产业新城”的转变,使园区的产业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发展速度与环境容量相适应,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有机统一,建设成为承接国内外无机化工、精细化工产业转移的主阵地,成为对接环渤海经济圈的桥头堡,建成产业集聚、功能完备、生态环保、独具特色的青岛西北产业新城。
(杨洛阳 杜婷)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