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人“老祁”
2017年02月14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曾经的高都司巷。
  ◤有济南“剪纸王”之称的徐健先生在展示剪纸民艺。
   □王方晨
  有一年,我与朋友一起去济南的老街巷游览,偶遇一位老人,不知姓甚名谁。可能是误把我和朋友当成了记者,老人遂向我们诉说了家庭的不幸,并十分热情地展示了自己的剪纸技艺。
  过去很多年,我从外地调到济南工作。为创作有关济南老街巷的小说,欲故地重游,却再也找不到那条老街巷的影子。县东巷、县西巷、鞭指巷、双忠祠街、芙蓉街,哪一条都不像。记忆中,那条百年老街上流泉遍地,街两旁是青砖青瓦的房舍。
  即便难寻旧日踪影,我的以虚构的老实街为背景的小说,也仍旧一篇篇地陆续创作发表出来,其中不乏老济南的奇人逸事,真真假假,虚实莫辨。当然,我没有忘掉那位身材瘦小的老人,在小说中给他取名“老祁”,他的故事集中在《八百米下水声大作》。
  这篇小说的主人公则是另一位奇人,外号“小耳朵”。小耳朵听觉敏锐,自言能听到地下八百米的水声。老街坊则猜测他在上山下乡期间,跟老道学了法术,会“大搬运”,能知地下埋藏的珍宝。
  老祁出生剪纸世家,我在文中渲染了他剪纸手艺的高超,“你说要剪个什么,不用给画稿,他只需默想一下,瞬间可成。剪百狮,百虎,百龙,百凤,百鸡,百猴,百狗,百羊,百马,栩栩如生。”说他的“剪毛功”可谓独门绝技,“一厘米宽的纸上,足能剪出三十九根细毛。不论剪人,剪物,竟有毛茸茸之感。”还杜撰了他在一张长三米、宽两米的大红纸上剪伟人像被用作国庆十七周年献礼的事件。
  小说家言,不足为凭。小说家的关注点,不在人物有什么特别的本领,而是借此反映世道人心。但是,小说中的老祁的确是有些来历的。
  我已经得知了老济南在过去的十多年里,大规模拆迁的事实。那年我去过的老街巷,可能就是在高都司巷那一带。
  高都司巷,街名始自明朝,是老济南非常有特色的一条老街巷,为有相当社会地位的名士商贾的集中居住地,保留了大片传统民居。2002年,高都司巷拆迁,原址上建起了一家特大型商场。这也是我的老实街系列小说的主线。我不过是将它的位置南移,“老实街地处旧军门巷和狮子口街之间”,而且有意将它的“档次”拉低,因为我要写的是老街巷的“三教九流”“五行八作”,并非清一色的富贵大户之家。
  在《阿基米德的一天》中,我还顺便提到了高都司巷的“裘七郎”。“北边高都司巷的裘家,是早年历城县里数一数二的名门望族,也出过这么个人,爱摆弄瓶瓶罐罐,人唤裘七郎。”按说也是一位“异人”了,但我主要是写他的怪癖。“这裘七郎不光交游不广,连自家亲友也无往来,冷心冷面,每日携了三五小童泛舟大明湖。小童也有长大的时候,大则遣散,因之身边小童不断。”
  这裘七郎与“小耳朵”同样为文学人物,来自虚构,查无可查。老祁不同,因为现实中我有过与一民间剪纸艺人的邂逅,对老祁的塑造也便似乎有些依据。
  剪纸作为一种民间艺术形式,在中国历来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村子里很多老奶奶老大娘,都会,差别是剪得好与不好。我相信那年遇到的老人是一个剪纸高手,影绰记得他向我和朋友炫示自己曾被报社采访。那些剪纸作品,印象确乎不大深刻了。
  为了写作,我翻查了一些网上资料,发现有不少对老济南剪纸艺人的报道。比如有个王大章先生。据介绍,王大章先生1930年生于济南的艺术世家,是民国初期大书法家王鸿钧先生的儿子,当过首届山东省艺术教育委员会委员、艺术教学研究员。
  被称为“剪纸王”的徐健先生,也十分了得。徐健先生在全国各地参加过许多次剪纸艺术展,他的作品《九龙图》《百猴图》曾分别获得“国际华人艺术展”金奖、“2003全国剪纸作品展”金奖。2006年,他发起成立了济南剪纸艺术院,并担任院长,给人一种修成正果的感觉。
  济南市民俗艺术馆专业剪纸研究所副所长郭金平和槐荫区的古稀老人胡桂荣,都是从小就跟大人学剪纸。蜜蜂蝴蝶,蟋蟀蛐蛐,山水人物,在郭金平手下,变戏法儿一样。他不但自己剪得好,还乐于免费向人传授技艺。胡桂荣老人用一把小剪子,制作了《东周列国》《红楼十二钗》《水浒英雄谱》等多部长卷作品。
  剪纸艺术后继有人。我在小说中写到老祁的独门绝技“剪毛功”,岂不知生活中却真的有个“神剪子”。然而这个神剪子年纪小小,还是无师自通,名叫彭勃,省实验中学的学生。他剪锯齿纹能在一厘米宽的纸上剪出四十根,比小说中有夸张成分的三十九根还多一根,好生厉害!
  看来看去,都好像跟我邂逅在老街巷的那位老人不沾边儿。但我相信那位老人绝非无名之辈,不然也不会惊动当时的省城媒体。市井深深,己不知,并非人不知。不过是因为讯息的缺乏,他才只是在我这里成了一位无名奇人。说不定人家在时下济南的剪纸行当里,也是一位祖师爷似的人物。十几年光阴逝去,我断定他已经很老了。
  剪纸奇人“老祁”被我安排,收了自己中意的徒弟。这位徒弟,正是独具异禀的“小耳朵”患了自闭症的儿子,至于能否成为剪纸新秀,“老实街”已不存,那就是在另外的故事里了。
  我不能叫出济南老街巷里那位剪纸老人的名字,正说明一个令人欢喜的事实,在我们这个世界上,奇人并非一个两个,而是有很多。他们隐匿在芸芸众生之中,在俗世的每个角落一如既往地进行着各自的人生,自身光华闪烁,与是否被你我发现,丝毫不相干。对你我而言,非常可能发生的遗憾则是,不小心就错过。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