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那条饱经沧桑的老河拜年
2017年02月14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苗培兴
  我的家在济南天桥区成丰桥附近的一个巷子里,巷子的北边有一条河,叫工商河,也叫引河。工商河、引河都是它的官名,我们那儿的人都习惯叫它北河。
  北河来自济南北郊的小清河,它一路向南,过几座石拱的小桥,来到了成丰桥下,然后又一路向东,拐一个弯再向北,又流向了北郊的小清河。这样的一条河,在现在人的眼里,已无足轻重了。可细细地考究一下它的历史,您就会惊异地发现,它竟是我们济南民族工业崛起的一个助推器,它曾承载着我们济南人的梦想,流淌着我们济南人开拓进取,兼容并蓄,面向世界的胸襟与抱负。
  1904年6月,德国人修建的胶济铁路就要通车了。早在年前,济南的有识之士便敏锐地意识到,铁路一旦开通,帝国主义势力必然由沿海地区开始向我国内陆地区渗透与发展,甚至会像上海、天津、青岛等沿海城市一样,也在济南以利商为名,设立租界,从而形成国中之国,加速对我中华资源的掠夺。于是,为维护自主之权,争得利权,济南人(同时也有潍坊、周村两地)主动在这年的5月“自开商埠”,将济南老城西门之外的那一大片广阔的区域开辟为商业开发区。商业开发区的建立不仅改变了济南旧有的商业形态,同时也改变了济南人千百年来保守封闭的生活方式与思维方式。一个开放、包容、进取的新济南诞生了。
  1912年,津浦铁路通车了。这条铁路开始是由清政府向英德两国贷款历经四年修建的。它始自天津,途经济南,直达南京。一夜之间,济南又成了中国南北交通要冲,四方货物周转集散地。济南人沸腾了,心胸更加开阔了。得地理之优势,求城市之发展,济南不应独为商业贸易周转之地,更应成为生产制造之地,是那个时期,每一个有胆识、有远见的济南人的共同愿景。于是,建一个以生产制造为主的工业区成了当时城市发展的主题。北拓,建立北埠区(北部工商业区),就是济南人在开放发展的道路上又向前迈出的一个新步伐。
  北埠区就在现在的天桥区一带,据《历城县乡土调查录》记载:其“东尽津浦铁路,北抵泺口镇,西以黄河码头黄家屯庄,南界官扎营”。总占地面积约一万七千七百余亩,是先开埠的西埠区面积的四倍之多。当时这里地势低洼,土地贫瘠,雨季成涝,遍地茅草,是荒芜盐碱之地。锐意进取的济南人在这里平土地,填沼泽,修公路,建桥梁,通水通电,修堤开河,又实行土地承租、税收、贷款等各项优惠政策,广开门路,招商引资,先后修建公路(纵横)约三十条,建起纺织、印染、化工、粮食加工、机械制造等各类企业几十家,实打实地把它建成了一个繁华的近代工商业新区。
  北河,就是这个时期的产物。它开挖于1925年春,竣工于1926年春,宽约数十米,长近七公里,历时一年,动用民工万余。它引小清河之水,浩浩荡荡行北埠一圈,再入小清河,是当时雨季排涝,船运货物的主要手段。两岸工厂商铺密集,水面舟楫画舫穿梭。它东可达渤海,畅游四方。它把我们济南人兼容并蓄、勇于开拓进取、心纳四海的抱负与胸襟传遍了四面八方。
  我对这条河最初的记忆来自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期,当时,我约四五岁的光景,时常跟着母亲来河边洗衣服。记忆里,这条河的两岸排列着一排排粗大的杨树和柳树,河面宽阔,水势浩大,清黄的河水,闪着耀眼的波光从成丰桥下明晃晃地流过来,又从我的脚下明晃晃地流过去。我站在河的南岸,站在一棵粗大的杨树下,嘴里含着一个黄色的小喇叭,冲着河水,冲着河面上往来的船只,使劲地吹着……后来,我的生命里写满了这条河的记忆——快乐的、幸福的、忧伤的、痛苦的。
  七八十年代,由于小清河的水源大量减少,这条河的水面也开始大幅度下降,加之铁路、陆路运输的快速发展,它的运输功能已经完全丧失,于是,它淡出了人们的视线,甚至被遗忘。有一个时期,黑臭的淤泥塞满了河道,河水几乎断流。周边二十多家工厂的工业污水及周围无数居民的生活垃圾昼夜不停地往河道里排放。那时,每天都能看到一条条暗黄、酸臭、泛着泡沫的污水,漫过淤泥,流向河的中央,老远就能闻到一股刺鼻的怪味、臭味……
  这是它最痛苦、最无奈、最凄惨的一段时光。我有时在它的身边走过,看它笨拙丑陋的样子,看河中流着的那条断断续续的细流就像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脸上流下的泪水,我能感到它的痛苦。我常常替它打抱不平,为它曾经的荣光没有丝毫赢得人们的尊敬与爱戴。可它,却无语,依旧默默地、倔强地躺在那里,承受着世界给予它的一切,独守着那份孤独、不平与苦难。
  好在,那样的苦难都已经结束了。2000年前后,特别是前几年,天桥区政府多次对它及沿岸进行了综合治理。截断了污水,清除了淤积,疏通了河道,建起了污水处理站,用青石重砌了河岸,加装了石雕围栏,栽种了大量的花卉植物,今天的北河又焕发出了昔日的光彩,人们又可以在柳林里散步,在岸边垂钓,在清波里荡舟了。
  大年三十的晚上,我在阵阵除旧迎新的鞭炮声中,来到了它的身旁。我来给它拜年,给陪着我的童年、少年、青年、中年一路走来的这条老河拜年。我对着长天皓月祈祷:在这新春到来之际,祝愿这条老河永远美丽,不再有孤独、痛苦与忧伤。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